我是侯府最守规矩的女郎,可是我的妹妹却因侯爷而死

发布时间:2025-09-02 10:08  浏览量:1

1

我是侯府最得器重的管家娘子。

只因为我最守规矩。

夫人在给老夫人请安时晚了半刻钟。

我转头就在老夫人耳边嚼舌根:

“晚了半刻钟事小,但是今日敢晚半刻,明日就敢晚一刻,后日就要晚一个时辰。”

“长此以往,府中妾室若是争相效仿,侯府的后宅还有规矩吗?

老夫人听了,深以为然,让夫人抄了三日佛经。

至于侯爷会不会因此迁怒我?

放心,完全不会。

因为侯爷根本不管后宅的事。

其实,我本是山中猎户,与妹妹裴筝两个人打猎为生,肆意快活。

我们打猎时救了受伤的侯爷韩明远,接下来就是很俗套的剧情。

养伤时,韩明远跟我的妹妹互生情愫。

所以韩明远伤好后,提出想带着我妹妹一起回京城,说要娶她为妻。

我劝妹妹:

“深宅大户最讲规矩,需要女子卑弱恭敬、专心曲从。你从小生长山野,性子活泼,怕是无法适应。”

还没等妹妹说话,韩远明率先开口:

“我爱的就是阿筝的纯真率性,必不会让规矩束缚了她。”

我又说:

“我们跟侯府简直是云泥之别,他怎么会娶一个无父无母的猎户女做正妻呢?”

可韩明远说,真爱不分门第,更何况他也不需要妻子的门楣为自己助力了。

所以想娶谁就娶谁。

而他想娶的就是裴筝。

也不知是裴筝没经过世故,过于单纯,还是韩明远太能蛊惑人心。

总之,裴筝最终跟着韩明远回了京城。

可是她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连信也没有一封。

后来我觉得不对劲儿,自己也来了京城。

等来到了京城以后,一打听才知道,我的妹妹已经香消玉殒了。

原来,妹妹跟着韩明远回到侯府,老夫人却说裴筝的身份配不上侯府的地位,当不了正妻。

韩明远面对母亲的施压,选择让裴筝做妾。

裴筝自然是不愿意,提出要离开京城回家。

可是韩明远却不允许她离开,而是强行把她留在身边做妾,还不允许她跟外界联系。

后来,韩明远娶了尚书大人家的女儿杜春雪为妻。

杜春芳进府以后,见到已经有了裴筝这个妾室,很不高兴。

可她根本不信是韩明远强行留人。

而是理所当然的以为,是我妹妹贪图荣华富贵。所以经常找理由为难她,磋磨她。

为了防止妹妹有孕,每次韩明远留宿在妹妹那里之后,杜春雪都要给妹妹一碗药性极强的避子汤。

裴笙恨自己遇人不淑,信错了人,又苦于无法离开。

还要因为言行不符合大家闺秀的风范受到老夫人和夫人的指责,身子也因为避子汤的缘故越来越差。

没多久就郁郁寡欢,香消玉殒了。

可是就连妹妹死亡的消息,韩明远也没有派人告诉我。

可能他也不是故意想隐瞒这个消息,只是根本没把我们放在眼里。

所以,死一个妾室而已,根本不算什么。

但是,相依为命的妹妹死了,我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所以,我改头换面,变了一副容貌,又换了身份姓名。

并且成功进了侯府,又凭着自己的能力得到老夫人的赏识,成了内宅老夫人身边的管家娘子。

在这侯府中,伤害过我妹妹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我都不会放过。

2

我没想到,因为抄佛经的事情,杜春雪怀恨在心,竟然找老夫人告状了。

这日,我出府办事,回来以后老夫人就叫我过去。

说我虽然是管家娘子,可以出府办事,但是也不能太频繁了。

“你终归是女人,总出去抛头露面的,像什么样子?”

我点头称是,说:

“奴婢今日出去,其实是为了侯府打算。”

“哦,是吗?”

老夫人问。

我点点头,继续说:

“我得到消息,宫里这批到了年龄放出来的宫人里,有一位明月姑姑,原是御前最得脸的,本来皇帝陛下不舍得放她离开,是她自己不想继续留下,这才离开的。”

“所以呢?”

老夫人一时没明白我要说什么。

“御前出来的人,若是能请到我们府上,为两位小姐指点一二……”

老夫人这才恍然大悟。

老夫人一共有三个孩子,大儿子韩明远,二女儿韩沁霜,三女儿韩沁露。

而两位小姐如今正好待字闺中。

此时,老夫人已经喜笑颜开:

“还是阿然想得周全。可是我们如何能搭上这条线?”

“老夫人放心,奴婢年轻时跟明月姑姑有过些交情,凭着这交情和现如今侯府的地位,想把她请来应该可以。”

“既然如此,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我点了点头,又说道:

“奴婢已经打听到,明月姑姑明日会去城外的福泽寺上香,我亲自去请她。”

杜春雪在旁边听着,忽然插进话来,说:

“如果只是阿然去,怕是显得不够重视,儿媳亲自去,才显得重视。”

我却觉得此举不妥:

“福泽寺在城外,路途遥远,夫人亲自去怕是不合适。

“更何况,明月姑姑虽说是宫里出来的,身份上到底也不是主子,奴婢一个人去就够了。”

老夫人觉得我所言有理,正要应下我的话。

杜春雪却坚持要亲自去。

我知道她的意思。

她娘家也有待字闺中的亲妹妹,所以是想借此机会也让亲妹妹搭上明月姑姑这条线。

因为明月跟我有交情,所以老夫人问我的意思。

我低头想了过一会儿,说道:

“可端阳节的事情应该操办起来了,又要给府中人裁剪夏衣,夫人怕是忙不过来……”

“这有什么,这些事情你去操办就好了。”

杜春雪爽快的说。

我犹豫了一会儿,说:

“那好吧,明日夫人见了明月姑姑提我的名字就行。”

出了老夫人的院子,平日跟着我的小丫鬟红儿不住口的抱怨:

“这事明明是您先想到的,也是您牵头提的,怎么最后让她抢了去。”

我赶紧制止:

“别胡说,夫人是侯府女主人,不容你在背后议论。”

我不怕她抢着去,就怕她不去。

3

早上,杜春雪带着侯府的护卫早早就出发了。

福泽寺在城外,路途遥远,这一来一回就需要一日的时间。

所以,早上就已经说好,若是见了明月姑姑以后相谈甚欢,误了时辰,她就留宿寺中一夜。

傍晚时分,杜春雪没回来,所以想必是留宿寺中了。

可是戌时左右,却有护卫回来报告,说出事了。

“我们遭遇山匪,为了不被山匪所掳,夫人自尽了……”

“什么?”老夫人和韩明远都很震惊。

“好端端的,怎么会遭遇山匪,早上不是说了,若是天色晚了就留宿寺中。”我问。

侍卫迟疑了一下,回答:

“这属下就不清楚了。”

“夫人身边的小双呢?”

“小双陪在夫人身边呢。”

我们把杜春雪的尸体搬进府中,暂时停在佛堂后边。

处理完这些事后,我把小双叫到老夫人和韩明远面前,让她把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说出来。

小双本来沉浸在夫人去世的痛苦之中,可面对问话却有些眼神躲闪。

老夫人自然也看出端倪,厉声要求她把知道的都说出来。

小双只好实话实说:

“今日夫人跟明月姑姑相谈甚欢,从明月姑姑的禅房离开时已经是申时了。

“我以为夫人会留宿一夜,可谁知夫人却执意回来。

“后来夫人才说,她是想先回尚书府一趟。”

“尚书府?小双你没听错吧,夫人走的时候并没有说要顺便回娘家啊,就算是回去,也没必要半夜回去啊。”

听了我的话,小双似乎豁出去了,对着老夫人和韩明远说道:

“不敢欺瞒老夫人和侯爷,其实夫人在明月姑姑面前牵线的并非是侯府的两位小姐,而是尚书府的小姐。

“所以她想赶快亲自回去告知这件事,免得夜长梦多出现变故。”

所以才会走夜路,才会遭遇山匪。

老夫人听了,很震惊,脸上少了些伤心的神色,多了些失望,感叹道:

“我说她昨日怎么定要亲自去呢?原来是存了别的心思……”

老夫人本想再说点什么,但是似乎想起杜春雪已经死了,不好说她太多坏话,转而说道:

“她死得刚烈,也算没有辱没侯府的门楣。只是明日如何向尚书府交代?”

老夫人估计是觉得这件事不好交代,转而看向我:

“都是你,非得提什么明月姑姑,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事情。”

我低下头,等老夫人说完,恭敬回答:

“奴婢有一办法可稍解此局。”

韩明远却是更着急,说道:

“说来听听。”

我把自己的计划说了以后,老夫人还有些半信半疑。

“这样真的可以吗,今天这件事你本来也说可以,但是最后却弄得这样。”

这我必须得辩解几句了:

“老夫人,按照奴婢之前的想法,这件事该是奴婢去做,而且也不会行夜路。”

老夫人被我这么一说,想起来杜春雪揽下这事儿的初衷,也不想再说别的。

“罢了,就按你说的做吧。”

4

杜春雪宁死也要保全名节的事情传到了皇帝耳朵里。

皇帝夸奖尚书大人教女有方,不但把杜春雪追封为玉贞夫人,还赏赐了尚书府白银百两以示安抚。

而为了安抚韩明远的丧妻之痛,也皇帝也对他进行了安抚,赏赐了财宝。

这样一来,尚书府不好再找侯府讨要说法。

老夫人和韩明远夸我办事得力。

只是这样一来,杜春雪的葬礼就要风光大办,少不得由老夫人亲自出面操持,以示重视。

只是老夫人毕竟年事已高,先是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又亲自操持葬礼。

无论是心里还是身体,都有些承受不住。

所以葬礼一结束,老夫人就病倒了。

侯府请了几个名医,各种珍贵的药材也都用着,最终却还是无力回天。

接连办了两场丧事,韩明远看上去一下子老了十岁。

因为夫人和老夫人都不在了,府中的几位妾室的心思却活络起来。

而韩明远虽然纳了好几房妾室,此时也的确无心此事。

所以他干脆直接把后宅交给我管理。

我抽空去了一趟如意楼,在雅间见了一个人,卫方。

“现在只剩韩明远一个了,要我说,直接找个没人的地方,杀了他,一了百了。”

“不行,”

我果断拒绝:

“侯府最近接连死人,如果他再出了意外,皇帝怕是要彻查此事。”

而我,不想为了复仇而搭上自己往后的人生。

凭什么他们伤害别人,却没法从正规途径受到惩罚?

而我们为自己出头,却要搭上自己的一辈子?

“不用你,这件事我自己来做。到时候你直接离开,远走高飞。”

卫方说。

“你为她也做得够多了,我不想搭进去你。更何况,我想让整个侯府覆灭。”

“可我等不及了……”

“再给我一点儿时间,如果再找不到机会,我答应你,就按你说的办。”

“好。”

回到侯府以后,我犯了愁。

因为我平日里经常跟在老夫人身边,所以对韩明远的事情了解不多。

要想找到他的错处或者把柄,一时之间还真不太容易。

好在,现在有事我都是直接向他汇报,所以跟他接触多了起来。

而他似乎也终于注意到了我,偶尔会让我在书房伺候笔墨。

我在他身边伺候时,他会问些我的身世之类的问题。

我自然是用假身份搪塞过去了。

一来二去,韩明远也会跟我聊聊天。

我猜他是实在没人说话了。

夫人死了,娘也死了。

小妾们又只盯着自己在后宅的地位。

这日,韩明远喝了一些酒。

“其实,你长得像我的一位故人呢。”韩明远落寞的说。

我虽然改换了容貌,但肯定还有原来容貌的影子,他说的故人怕不是我的妹妹裴筝吧?

人都死了,在这儿装什么深情呢?

可是我嘴上却说:

“不知侯爷那位故人,是个什么样的女子,能得侯爷如此记挂。”

“她啊,知书达理,温柔大方,典雅高贵……”

这些形容词怎么也跟裴筝不沾边啊。

“不知侯爷那位故人,如今身在何处?”

我继续问。

但是韩明远却闭口不谈这件事了。

5

因为韩明远说过的话,我最近特别留心他的事情。

终于,我在他书房架子的最上层发现了一幅画。

画中人看着有些熟悉,却不是我认识的人。

趁着韩明远去上朝的时候,我把那幅画中的人临摹下来。

可是画着画着,我终于想起画中人为何会熟悉了。

因为画中人跟裴筝有几分相似。

但绝不是裴筝。

看来,这才是他爱而不得的白月光。

裴筝也只不过是替身罢了。

怪不得后来他任由裴筝在侯府挣扎,却毫无怜惜之心。

原来所谓的我跟他的故人有几分相似,也是跟这位画中人的眉眼有些相似而已。

我拿着自己临摹的画去见了卫方,让他帮我私下调查画中人的身份。

很快就有了结果,画中人竟然是先皇后。

皇帝原来有位皇后,帝后伉俪情深,只是皇后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现如今的皇后是继后。

我有办法了。

如果说韩明远贪污渎职,皇帝不一定会把他和整个侯府怎么样。

但是如果被皇帝知道他一直觊觎先皇后,家里还有先皇后的画像,那可就是大事了。

而这件事不需要我们亲自去做。

我让卫方把这个消息以及最近我在书房伺候时所探听到的一些秘密告知卫方。

卫方又想办法把这些消息都递给韩明远在朝堂上的敌对势力。

最终,皇帝震怒,特别是觊觎先皇后一条就是最大的罪过。

再加上一些其他的事情,韩明远被夺了爵位,贬为庶人。

而在某一个清晨,他被人发现死在暗巷之中,身中数刀。

大家猜测可能是之前他得罪了人,现在落魄了,所以被仇家寻上来了。

可这也只是作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

皇上也巴不得装作不知道这件事。

因为皇帝从侯府抄没了很多财产,正开心呢,当然不想再听说关于侯府的任何人和任何事。

而我并非卖身到侯府的婢女,所以早在出事之前,就悄悄离开。

我和卫方最终也不得不分开。

因为我们完成了这个共同的目标,已经没有必要继续联络了。

如果继续联络,只会把我们都困在过往里。

“你为她做了这么多,她一定知道。而最终报了仇,她也终于可以瞑目了。你以后若是遇到合适的人……”

可是我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卫方打断了。

“我现在根本不想那些。只是觉得一身轻松,而且对得起她了。”

最终,我和卫方在路口告别,各自去走各自剩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