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调研300名偏头痛患者,意外发现:易患偏头痛的人有4大共性

发布时间:2025-09-05 13:17  浏览量:2

近几年,关于偏头痛的研究越来越多,不只是因为它发作时让人抓狂,更因为它真的是影响日常生活质量的一种病。

说难听点,偏头痛不是那种“歇会儿就好”的小毛病,它是那种一来就可能毁掉你一整天甚至几天的节奏的东西。

别说工作了,连正常吃饭睡觉都可能被它打乱。而偏头痛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哪些人更容易中招?这个问题最近终于有了一些新发现。

前段时间,哈佛大学那边做了一项调研,找了300名长期受偏头痛困扰的患者,想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共同点。

结果还真发现了一些不太容易被普通人注意到的东西。说实话,研究人员一开始也没预料到能发现这些,但数据不会骗人。

通过分析这些人的生活习惯、身体特征、心理状态、饮食方式等方面,他们总结出了四个比较明显的共性,而这些信息其实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参考价值,特别是那些经常莫名其妙头疼、但又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偏头痛的人。

首先,最明显的一个共性是:这些人普遍都睡眠质量不太好。

不是说他们不想睡,是很多人即使上床时间不晚,睡眠也断断续续,容易醒,醒了还睡不着。

也有的是长期晚睡,到了夜里十二点还盯着手机屏幕,眼睛都酸了才勉强闭眼。

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里超过78%的人有明显的睡眠障碍,哪怕是看起来睡足了8小时,也还是觉得早上醒来的时候脑子像被塞了棉花一样,不清醒,还带点压抑感。

研究人员还提到,有些人是那种特别怕吵、怕光的人,周围稍微有点动静就会醒,而这些特质,在偏头痛人群中也很常见。换句话说,偏头痛和大脑对环境变化过度敏感是有关系的。

再者,饮食习惯也有点门道。在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偏头痛患者都表示自己平时有吃得不规律的情况,要么忙起来一顿饭拖到下午三四点才吃,要么早饭干脆不吃直接跳过。

还有的人喜欢高糖高脂的食物,比如奶茶、炸鸡、薯片这些,不吃就难受,吃了又更难受。

哈佛这项研究里有个有趣的数据点:那些偏头痛患者中有69%的人一周至少三次饮食结构不均衡,比如光吃碳水不吃蔬菜、晚饭后大吃甜点这类行为。

而在没有偏头痛的人群中,这个比例只有38%。研究团队分析说,血糖的快速波动、饮食中的某些添加剂(特别是味精、人工甜味剂)、还有咖啡因的摄入,都可能是诱发偏头痛的“幕后黑手”。

特别是咖啡因,很多人以为它能提神,其实长期依赖的话,一旦停下来就容易头疼,而且这种疼就是典型的偏头痛样式。

与此同时,心理状态也是个不得不提的问题。在这300名受访者中,有不少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压力过大或者抑郁倾向。

哈佛那边用了个叫做GAD-7和PHQ-9的评估量表,结果发现有72%的人评分超过轻度焦虑或抑郁的标准线。

这个比例说实话有点惊人,尤其是考虑到这些人本来就是因为偏头痛被找来调查的。

情绪和偏头痛之间的关系其实一直都被讨论,但这次的研究更进一步确认了一个事情——情绪波动确实会影响大脑神经的兴奋性,也就是说,当人情绪长期处在一个紧绷、焦虑的状态下,大脑对痛觉的阈值会降低,本来一点点不舒服的信号,都会被放大,最终变成我们感知到的“头炸了”的感觉。

除了上面这些,其实还有一个挺容易被忽略的共性,那就是运动量不足。

可能很多人一听就觉得有点冤,说自己也不是天天瘫着不动啊,怎么还被归类成“运动量不足”?

但这次研究里,调查的是“每周进行中等强度运动的频率”,结果偏头痛患者中有将近81%每周运动次数少于两次。

而这类中等强度运动指的是那种至少持续20分钟、让心率提升、出点汗的那种活动,比如快走、慢跑、骑车、跳操这些。

研究人员进一步解释说,规律运动其实可以促进脑内啡的分泌,而脑内啡对缓解疼痛、稳定情绪非常有帮助。

偏偏很多人要么觉得忙、没时间运动,要么就是刚开始锻炼没多久,就因为运动后头疼更严重而放弃。殊不知,这是身体还没适应的表现,如果能坚持下去,其实反而是对减轻偏头痛有效的。

当然了,影响偏头痛的因素绝不仅仅是这四个,但从这次哈佛的调研来看,它们确实是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几项。

不少人可能平时觉得,头疼就是因为没睡好、累着了,吃颗止痛药就完了。可是长期靠药物控制,其实是个恶性循环。

很多止痛药吃多了之后会形成“药物依赖型头痛”,意思是说,如果不吃药反而会因为戒断反应而更痛,简直是掉进了一个陷阱。而一旦开始频繁依赖药物,不光不能根治偏头痛,还可能让肝肾功能出问题。

说到底,偏头痛真不是一种简单的疼痛,它更像是一种综合性神经系统的反应。

这次研究让大家意识到,偏头痛的背后,其实是生活方式、心理状态、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比如睡眠差,不只是导致第二天没精神,更可能是偏头痛的“导火索”;饮食乱,看起来只是饿了不吃饭,实则可能让血糖波动幅度过大,引发头部神经兴奋;情绪焦虑,长时间压抑下来,也会让大脑处在过度敏感的状态;还有缺乏运动,看起来只是身体懒了一点,实则可能失去了调节神经系统的一个重要通道。

所以,真正想要缓解偏头痛,不是只靠一两种方法就行的。要从生活各方面下手,一点一点去调整。

这听起来有点累,但长期来看,这才是最根本、最可持续的解决方式。

对偏头痛患者来说,可能不会一下子就不痛了,但只要肯花时间去改变,比如坚持早睡、规律饮食、每天动一动、少喝咖啡、多晒太阳、学会减压,慢慢地,身体自己会给出答案。

这次哈佛调研的数据虽然只是个开始,但已经足够说明一个问题:偏头痛并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

它背后有迹可循,也不是无法预防和缓解的。只是很多时候,大家都太忙了,忙到忽视了身体发出的信号。

其实只要稍微多花点注意力在生活习惯上,很多原本“无解”的问题,或许都能找到突破口。

希望这样的研究,能给更多人一些启发,也希望那些正受偏头痛困扰的人,能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缓解之道。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