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嵕敬慧禅师:求过亦非

发布时间:2025-09-12 18:58  浏览量:1

投子大同禅师是当时禅宗江湖中最为顶尖的人物之一,并且深受江湖同行之尊崇。依《景德传灯录》之记载,投子大同禅师有法嗣十三人。不过,大同禅师的法嗣却不能和同时期与他齐名的那些禅师之法嗣相提并论。大同禅师的法嗣在当时的江湖中,都是没有多大名气之人。不过,在大同禅师的弟子中,还是有几位禅师的一些开示颇见功力且有启发意义。所以,在此选录如下五位禅师的机缘语录,以供读者品鉴。

三、九嵕敬慧禅师

九嵕(zōng)敬慧禅师的个人档案也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其在投子寺的学习经过现在也无从知晓。

反正敬慧禅师从大同禅师手中拿到毕业证书后,就来到了湖北孝感市九嵕山弘法。

这一天,有僧人参问道:“请问师父,解脱深坑如何过得?”

敬慧禅师道:“不求过。”

僧人继续问道:“如何过得?”

敬慧禅师道:“求过亦非。”

人活在这个世上,是要面对非常多的苦难和忧愁的。佛家有四苦、八苦、八风之说,都是说明人所要面对的种种困苦忧愁和诱惑的,以此来说明人生苦短无常迅速。

所以,对于任何一个出家之人来讲,这些横亘在参学路上的种种深坑,究竟要怎样才能摆脱它们的纠缠呢?究竟要如何才能离苦得乐呢?

可是,对于僧人的迫切之问,敬慧禅师却斩钉截铁的回答道,不过求。

这个僧人本就是来求解脱之法的,可是老师却回答他不求过。是不是老师岁数大了没听清楚自己的问题啊。

于是这个僧人赶紧再次问道,如何过得?

看到这个僧人不能领会自己的禅意,敬慧禅师只得再次开示道,求过亦非。

敬慧禅师“求过亦非”之语,虽简单易懂,但却蕴含深奥之禅理。

佛家所谓有求皆苦。这个求,很多人都有误解的。因为追求不好的东西,大家都知道不对,都知道是苦。

但是追求好的东西呢?比如求佛求法,求解脱求往生西方等等,这些求,在很多人的眼里是正确的,而且是应该如此的。

不过,在禅师们的眼里,这些看似正确的求,同样是不对的。禅家所谓起心即差,动念即乖。所以,不论你是什么念头,也不论你所求什么,都是错误的。因为你一旦有所求,就一定会被所求之物所束缚,从而不能达至净裸裸赤洒洒没可把之境。

所以,面对这个僧人迫切想要脱离深坑,敬慧禅师深刻的开示他道,求过亦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