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菜再次受到关注!医生发现:糖尿病患者吃包菜时,或有5大好处

发布时间:2025-09-16 11:37  浏览量:1

包菜这东西,别看长得普通,在糖尿病人身上,它的好处真不少。

尤其是下面这五点,真的是一个比一个实在,让不少老病号都悄悄改了菜单。

我门诊里有个老病号,王大姐,六十出头,血糖控制一直不上不下,她最开始一听说要控制饮食就烦,啥都不敢吃,搞得整天没精神。

后来她老伴爱种菜,地里种了不少包菜,她问我这能不能吃,我说:“能吃,还得常吃。”

包菜的升糖指数很低,对血糖波动影响小,比起白米饭那是天壤之别。王大姐后来天天给自己炒包菜,血糖慢慢稳下来了,人也精神多了。

这不是个例,我遇过不少人,都是从吃包菜开始,慢慢把饮食习惯给调顺了。

包菜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糖分吸收,吃下去肚子有饱感,不容易饿,这对控制总热量摄入特别关键。

糖尿病人最怕的是什么?就是血糖忽高忽低,包菜这类高纤维低热量的蔬菜,就像一颗“稳压器”,帮你把血糖拉平。

除此之外,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叶酸,对免疫力神经系统都有好处,尤其是维C,有助于缓解慢性炎症,对很多糖尿病引起的并发问题也有一点保护作用。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人吃菜就是为了降糖,其实包菜的作用远不止这一个。

第一,它能降脂护心。包菜里有种叫“植物甾醇”的物质,能帮助降低血脂,特别是坏胆固醇,这对糖尿病人来说是关键的一环。

因为高血糖常常跟高血脂高血压一起出现,三高一凑齐,心脑血管就危险了。

第二,包菜能减轻胰岛负担。它不像精米白面那样让胰岛细胞“拼命干活”,反而让身体的胰岛素利用率更好一点,这种“温和”的饮食方式,才是长期控糖的关键。

第三,包菜含有一种叫“异硫氰酸酯”的天然物质,有研究发现它对胰岛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虽然不是药,但常吃能支持身体恢复一点“自我调节能力”。

第四,它能预防便秘。别小看这点,糖尿病人肠道功能常常不好,排便不通畅会影响血糖代谢,而包菜里的可溶性纤维,就像天然的润滑剂,每天吃点,能让肠道动起来。

第五,包菜有一点抗氧化作用,它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天然物质会在体内清除自由基,对抗慢性炎症,从而延缓细胞老化,也能降低部分并发问题发生的风险。

有人一听说包菜好,就猛吃,天天一大碗,生的、炒的、炖的轮着来,但吃得不对,也可能出问题。

我见过一个小伙子,刚查出高血糖,天天中午一整颗包菜下肚,结果来诊所时脸色发黄、肚子胀得不行。

包菜虽好,但也是十字花科植物,吃多了容易产气,特别是生吃或半生不熟,会让肠胃胀气消化不良

糖尿病人本身胃肠功能就比常人弱,更得注意吃法。

最推荐的做法是清炒,别加太多油,放点蒜末、生姜一起炒,有助于祛寒除湿,还能增强口感。

炖汤也不错,搭配一点豆腐或瘦肉,既有营养又不油腻。

还有一点,包菜有时农残高,买回来后一定要用淡盐水或小苏打水泡一泡,不少人就是忽略了这一步,吃着吃着把肠胃吃坏了。

有些人一听说包菜好,就把主食都换成包菜,甚至一天三顿只吃蔬菜,这是个大误区。

糖尿病人控制饮食,不是靠“偏食”来搞定,而是靠“均衡”。

蛋白质、碳水、脂肪都要有,只是要换成复杂碳水优质蛋白健康脂肪

包菜在饮食中可以多吃,但不是唯一的主角,它是配角,是帮你控制结构的一个好工具。

还有人以为包菜吃了就不用吃药了,这就更危险了。

饮食控制再好,也不能替代正规的治疗方案,尤其是中老年人,更不能轻信所谓“天然疗法”。

我有个病人就因为听信别人说“吃包菜能代替药”,结果血糖飙到十几,最后住了几天院,差点出事。

说到底,包菜不是啥稀奇药材,它就是一种高纤维、低热量、营养丰富的家常菜。

但它的价值,不是靠一顿两顿吃出来的,而是靠你每天一点点地坚持。

你今天炒一盘,明天炖一碗,后天做个包菜豆腐汤,慢慢地,你的饮食就悄悄变了,饮食结构也越来越健康。

等你坚持三个月、半年、一年,你会发现,血糖稳了,体重轻了,精神头也足了,关键是人也自信了。

糖尿病这个病,怕的不是不能吃,而是你吃得不明不白,光怕,又不懂,还不敢尝试健康的饮食方式。

包菜不是灵丹妙药,但它是你和健康之间的一座桥,关键看你愿不愿意走过去。

我这把年纪,说话是有点啰嗦,但我是真心盼着大家能少跑医院,多点健康。

咱农村人常说一句话,药再好,不如吃得巧,吃得巧,不如活得好。包菜这口“粗粮菜”,吃对了,真比啥都管用。

文章看到这儿,如果你觉得有点收获,欢迎点个赞、转发给亲戚朋友,或者在评论区聊聊你怎么吃包菜、怎么控糖。

关注我,一起把健康这事儿,慢慢往正路上走。

参考文献:

[1]李志刚,陈红.不同烹调方式对卷心菜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43(12):96-101.

[2]胡晓燕,韩梅.高纤维饮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干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41(8):648-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