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怕催收?新规生效,帮你挡掉骚扰

发布时间:2025-09-16 10:42  浏览量:7

上周深夜收到读者小杨的私信,字里行间全是崩溃:“催收把电话打到我公司前台,还跟我领导说我‘欠了钱不还,人品有问题’,现在领导让我停职反省,我爸妈也因为催收的威胁电话睡不着觉,我真的快被逼疯了!”

像小杨这样被催收逼到绝境的人,我每年能收到上百个求助。以前大家逾期后只能忍气吞声,怕催收爆通讯录、怕骚扰家人朋友、怕丢工作,但从今年起,局面彻底变了——《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修订版)》(以下简称“新规”)正式落地,再加上《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配套约束,相当于给催收戴上了“紧箍咒”。今天就把这些新规拆成“防身指南”,教你怎么用法律武器挡住骚扰,不用再被催收拿捏!

一、先划红线:新规到底禁了哪些催收行为?这5类“软暴力”碰就违法

很多人以为“催收只是打电话催还钱,没什么大不了”,但实际上,不少催收手段早已触碰法律底线。这次新规把最常见的违法催收行为列得明明白白,只要催收敢做这5件事,你完全可以维权,甚至让他们赔偿。

1. 催收时间“越界”:早8点前、晚9点后打电话,直接算违法

以前催收不管你是不是在凌晨睡觉、是不是在上班开会,想打电话就打,现在新规把时间卡得死死的:所有催收行为必须在早上8点到晚上9点之间进行,超过这个时间段,哪怕只打一个电话、发一条短信,都属于违规。

这里要注意两个细节:一是“晚上9点”按你所在地的时间算,比如你在西藏,当地晚上9点相当于内地7点,催收不能按内地时间给你打电话;二是节假日同样受限制,春节、中秋这些团圆节,催收一样不能在非规定时间联系你。我之前帮一个读者投诉过,催收在大年初一早上7点给他打电话,最后平台不仅道歉,还减免了他500元违约金——这就是新规的力度。

2. 电话短信“轰炸”:一天超3次,可直接举报

不少人逾期后,手机会被催收电话“打爆”,一天接几十个电话,根本没法正常使用。新规明确规定:同一催收机构对同一债务人,一天内打电话、发短信加起来不能超过3次,而且每次通话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除非你主动要求延长)。

这里的“3次”是指“同一机构”,比如网贷平台委托了A、B两家催收公司,A公司一天最多打3次,B公司也最多打3次,总共不超过6次。但如果是同一家催收公司的不同人给你打,比如催收员甲打2次,催收员乙又打2次,这就超过3次了,属于违规。还有,催收不能用“虚拟小号”频繁换号打,这种行为会被认定为“恶意骚扰”,处罚更重。

3. 爆通讯录、骚扰第三方:敢联系你家人朋友,一投一个准

这是最让人恨的催收手段——催收不找你,反而给你爸妈、配偶、同事打电话,甚至发你逾期的截图、P的侮辱性图片,让你在熟人面前抬不起头。现在新规直接“一刀切”:催收只能联系债务人本人,不能联系除你之外的任何人,就算是你填的“紧急联系人”,也只能问“能不能帮忙联系到债务人”,不能提你逾期的事,更不能威胁、辱骂。

举个例子:如果催收给你妈妈打电话说“你儿子欠了5万块不还,再不还就上门”,这就违法了;但如果催收说“请问你能帮我联系下你儿子吗?有个事情需要他处理”,这就没问题。要是遇到前者,让你家人把通话录音或短信截图发给你,直接拿着证据投诉,一投一个准。

4. 威胁、辱骂、P图:这些“软暴力”全被明令禁止

以前有些催收为了逼你还钱,会发“你再不还钱就卸你胳膊”“让你孩子在学校被人欺负”的威胁短信,甚至P你的裸照、灵堂照发过来。现在新规把这些行为列为“严重违规”:不能用暴力、恐吓、侮辱的方式催收,不能P图、发侮辱性文字或图片,更不能威胁要“上门泼油漆”“堵你家门口”。

哪怕催收只是在电话里说“你再不还钱,后果自负”,只要语气里有威胁的意思,你录下来就是证据;如果催收发P图,哪怕只是把你的照片和“老赖”两个字拼在一起,也属于侮辱行为,你可以要求平台赔偿精神损失。

5. 虚假承诺、误导还款:说“还1000就能结清”,最后不认账?违法

还有些催收会用“套路”骗你还款,比如跟你说“你先还1000块,剩下的就能减免”,结果你还了之后,又说“之前的话不算数,还得再还5000”。现在新规禁止这种“虚假承诺”:催收不能误导你还款,不能说“还一部分就能结清”“不还也没事”之类的假话,所有还款方案必须以书面形式确认。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把催收的通话录音保存好,然后找平台对峙,要求按之前的承诺执行;如果平台不认账,直接投诉,监管部门会责令平台整改,甚至罚款。

二、实操指南:催收违法了,怎么维权?3步走,比你想的简单

很多人遇到违法催收,只会躲、只会怕,其实维权没那么复杂,只要记住“留证据、找对渠道、敢投诉”这3步,就能让催收和平台乖乖整改。

第一步:保留证据,这4类材料是“硬通货”

维权的核心是“证据”,没有证据,就算你说破天,监管部门也没法帮你。所以遇到违法催收,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保存好这4类证据:

1. 通话录音:手机设置“自动录音”(安卓在通话设置里找,苹果可以用第三方录音软件),催收打电话来,不管他说什么,都别挂,先录下来。录音里要清晰听到催收的机构名称、催收员姓名(如果他肯说)、催收内容(比如威胁的话、提到你逾期的事)。

2. 短信/微信截图:催收发的威胁短信、侮辱性文字、P的图片,都要完整截图,注意要把“发件人号码”“发送时间”一起截下来,不能只截内容;如果催收加你微信骚扰,微信聊天记录也要截图,包括催收的微信号、头像。

3. 第三方骚扰证据:如果催收联系了你的家人朋友,让他们把通话记录、短信截图发给你,或者写一份“情况说明”,注明“某年某月某日,号码为XXX的催收给我打电话,说我家人XXX欠了钱,还威胁我”,签字按手印。

4. 平台沟通记录:你和网贷平台客服的沟通记录(比如APP里的聊天记录、电话录音)也要保存,证明你已经向平台反映过催收违规的问题,但平台没处理。

这里要提醒:证据别只存在手机里,最好备份到云端(比如百度云、微信收藏)或U盘里,万一手机丢了、坏了,证据也不会丢;另外,不要删除原始证据,比如录音不要剪辑,短信不要删除,投诉时可能需要提供原始文件。

第二步:找对投诉渠道,别瞎找地方

保留好证据后,下一步就是“找对人”投诉。很多人不知道该找谁,要么找错地方,要么觉得“投诉没用”,其实这3个渠道最靠谱,处理速度快,还能直接让平台整改:

1. 网贷平台本身:先向网贷平台投诉,因为催收是平台委托的,平台有义务管。你可以在网贷APP里找“客服中心”,提交“催收违规投诉”,附上证据,要求平台“停止违规催收”“更换催收机构”“道歉并赔偿”。一般平台会在3个工作日内回复你,如果没回复,或者回复不满意,再找下一个渠道。

2. 银保监会/地方金融监管局:这是网贷平台的“顶头上司”,管得最严。银保监会负责监管银行、持牌金融机构(比如支付宝借呗、微信微粒贷),你可以打银保监会投诉电话12378(工作日9点-17点打,别打错时间),或者在“中国银保监会”官网的“消费者投诉”栏目提交材料;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监管本地的网贷平台(比如某省的小额贷款公司),你可以在当地政府官网找到“地方金融监管局”的投诉入口,提交证据。

3.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这个平台专门管“电话轰炸、短信骚扰”,你可以在官网(www.12321.cn)或微信公众号“12321举报中心”提交投诉,把催收的电话号码、短信内容填进去,受理中心会把投诉转交给运营商,运营商会对催收号码进行“限制呼出”,让他再也打不了你的电话。

投诉的时候要注意: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比如“2024年6月10日晚上10点,号码为138XXXX8888的催收(归属机构:XX网贷平台委托的A催收公司)给我打电话,威胁我说‘再不还钱就上门砍人’,我有通话录音为证”,这样监管部门能快速定位问题,处理起来更高效。

第三步:主动协商还款,从根源解决问题

维权能挡住催收的骚扰,但不能解决“逾期”本身的问题,要想彻底摆脱催收,最好的办法是和平台协商还款。新规也鼓励平台和债务人“友好协商”,比如可以协商“延期还款”“分期还款”“减免利息和违约金”,只要你态度诚恳,有还款意愿,平台一般都会同意。

协商的时候要注意两个技巧:

1. 主动联系,别等平台找你:逾期后别躲,主动给平台客服打电话,说明自己的情况,比如“我最近失业了,暂时没能力还全款,想协商分12期还,每个月还500块”,态度要诚恳,但别示弱,别让平台觉得你“不想还”。

2. 提供证明材料,增加协商成功率:如果是因为失业、生病、家里有人去世等原因逾期,最好提供相关证明,比如失业证、医院的诊断证明、死亡证明,这样平台更容易相信你是“暂时没能力还”,不是“故意不还”。协商成功后,一定要让平台出具书面的“还款协议”(可以是电子版,也可以是纸质版),上面写清楚“分期期数、每期还款金额、是否减免利息”,避免后续平台不认账。

三、避坑提醒:这3个误区别踩,很多人白受委屈

误区1:“逾期了就是我的错,催收怎么骂我都该忍”

错!逾期确实是你不对,你有义务还款,但这和“催收违法”是两码事——还款是民事责任,催收违法是行政甚至刑事责任,不能混为一谈。就算你逾期了,你的人格尊严、合法权益也受法律保护,催收敢威胁你、辱骂你,就是违法的,你完全不用忍,该投诉就投诉,该要赔偿就要赔偿。

误区2:“催收说‘要起诉我’,我肯定会坐牢”

很多催收会用“起诉你”“让你坐牢”来吓唬你,其实99%的网贷逾期都是“民事纠纷”,不会涉及“刑事责任”,更不会坐牢。只有两种情况可能会被起诉:一是你逾期金额特别大(比如超过5万元),二是你故意不还款(比如转移财产、换手机号失联)。就算被起诉,法院也只会让你“限期还款”,不会抓你;如果实在没能力还,还可以和法院协商“分期还款”。

如果催收说“要起诉你”,你可以反问他“有法院的立案通知书吗?有的话发给我看看”,如果他拿不出来,就是在“虚假威胁”,你可以直接投诉。

误区3:“我把催收号码拉黑,就没事了”

很多人觉得“拉黑催收号码,他就联系不到我了”,其实这是最笨的办法。一方面,催收会换“虚拟小号”给你打电话,你拉黑一个,他换一个,永远拉黑不完;另一方面,你拉黑催收后,平台会认为你“失联”,反而可能加快“起诉”的速度,得不偿失。

正确的做法是:不拉黑、不拒接,但如果催收违法,就保留证据投诉,让监管部门管他——这样既能避免“失联”的风险,又能挡住骚扰,才是明智之举。

最后说句实在话:

网贷逾期不是“天塌下来”的事,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但遇到困难不代表要被违法催收欺负。新规的出台,就是为了保护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让我们在“欠钱该还”的前提下,不用再受催收的“软暴力”。

但也要提醒大家:新规是“挡箭牌”,不是“免罪符”——它能帮你挡住骚扰,不是让你“不用还钱”。逾期后,最好的办法是先和平台协商,制定一个自己能承受的还款计划,慢慢还,哪怕每个月只还100块,也比躲着强。

如果你身边有朋友正在被违法催收困扰,别忘了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让他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别再白受委屈;要是你还有关于催收的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讨论怎么应对,一起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