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招聘结束,10分钟满员引发职场觉醒
发布时间:2025-09-27 19:11 浏览量:1
早上10点整,许昌胖东来的招聘系统准时开放。十分钟后,十多个岗位宣告关闭——简历已满。电工、客服、行政文员,甚至一个实验室管理岗,瞬间被挤爆。这不是抢购限量球鞋,而是一场普通岗位的求职潮。有人感叹“神仙公司终于开门收人”,更多人则在社交平台发问:我们拼尽全力卷学历、卷经验,为何连投简历的资格都留不到十分钟?
这场招聘,不只是胖东来的年度人事动作,更是一面照出当代职场困境的镜子。155个名额,近半留给技术与厨师,35个消防员,还有要求英语六级的检测员、精通机器人编程的电气工程师。门槛不低,薪资更高:基层员工月均近万元,店长到手八万,年终再分七十余万。更别提40天年假、不开心就能请假、春节连休五天。当全国职场人还在为调休争吵时,胖东来早已把“让人活得像人”写进了企业章程。
它的火爆,不是偶然。在许昌这样的三线城市,胖东来基层员工的月薪,抵得上本地医生夫妻收入的一半。它的工资利润率高达1.07,意味着每付1元工资,能创造1.07元利润,远超沃尔玛的0.72。高工资没拖垮效率,反而催生了更低的损耗率——商品卖不完就送员工,既减少浪费,又增强归属感。员工不加班,服务却更细致;不搞KPI,积分制却让标准落地。这不是靠情怀发电,而是一套精密运转的“人本经济”模型:把员工当成本,企业只能压榨;当成资产,才能增值。
有人质疑:这是不是另一种内卷?当千万人争抢百个岗位,所谓理想 workplace 是否也成了稀缺品的围猎场?但胖东来的逻辑恰恰相反。它不靠996换增长,不靠裁员降本,而是用高分红(利润95%分给员工)、低工时(每周不超过36小时)、强参与(员工提案可获利润分成)构建反内卷的护城河。它的“卷”,是卷服务、卷细节、卷对人的尊重。别人比谁熬得久,它比谁下班早还干得好。真正的内卷,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消耗;胖东来的选择,是拒绝参与那场无意义的竞赛。
当然,它的模式难以复制。创始人于东来持股69%,无需向资本交代;扎根小城,避开了北上广的租金绞杀;八家门店的规模,让扁平管理成为可能。但可复制的,是它传递的信念:企业存在的意义,不是股东收益最大化,而是让每个参与者体面生活。当其他公司忙着学胖东来的免费修鞋和送货上门时,真正该学的,是它把利润分给扫地阿姨的勇气。
招聘十分钟满员,不是神话的终结,而是觉醒的开始。它提醒我们,所谓“好工作”,本不该是万里挑一的幸存者游戏。一个值得向往的企业,不该让求职者跪着抢名额,而应站着被选择。胖东来做不到让所有人进去,但它至少证明了一件事:
善待员工,从来不是成本,而是最聪明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