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吃对三样宝,健脾润燥身体好!
发布时间:2025-10-11 01:42 浏览量:1
深秋一到,凉风嗖嗖地往领口里钻,树叶黄了,空气也干了。这时候咱们的身体最怕啥?一是怕寒,二是怕燥!老祖宗在《黄帝内经》里早就点明了:“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养收之道也。”意思是秋天要收敛神气,润燥防寒,别让身体叫渴叫凉。
那深秋到底该吃点什么?您记住这三样“宝”就够用了——暖胃的、润肺的、补气的。不需要什么山珍海味,寻常食材用对方法,就是最好的养生。
第一宝:根茎类食物,暖脾胃、补能量
深秋寒气从脚底往上冒,这时候最该吃些长在土里的根茎食物,比如红薯、山药、芋头、胡萝卜。它们得土气最深,性质温和,能稳稳地补益脾胃。
《本草纲目》里夸山药能“益肾气,健脾胃”,红薯能“补虚乏,益气力”。一碗热腾腾的山药粥、一块烤得焦香的红薯,吃下去整个人从胃里暖到手脚,还不会上火。特别适合天冷容易腹泻或乏力的人。
第二宝:白色食物,润肺防燥不怕干
秋天燥气盛,最容易伤肺。嗓子干、皮肤干、甚至干咳,都是燥气在作怪。这时候就该请出“白色食物”来帮忙——梨、银耳、百合、白萝卜、莲藕。
中医讲“白色入肺”,这些东西多汁滋润,是天然的润燥高手。比如银耳,被称为“平民燕窝”,《饮膳正要》说它“润肺止咳、清津利咽”;梨子生吃清火,熟吃润肺。给自己或爸妈炖一锅银耳百合羹,蒸一碗冰糖梨,整个秋天都不怕燥!
第三宝:发酵食物,助消化、养气力
天一冷,人本能地想多吃点囤能量,但吃多了有怕不消化。这时候发酵食物就是“神助攻”——酸奶、豆豉、醪糟、纳豆…它们经过发酵,更容易被身体吸收,还能帮脾胃运化。《食疗本草》里就记载醪糟能“补气养胃,润皮肤”。
深秋早晨喝碗热蛋花汤,晚上喝杯温酸奶,肠胃顺畅,气色也红润。
最后提醒一句:深秋别贪凉! 那些寒凉的瓜果、冷饮、生沙拉尽量少碰。多吃温热的炖菜、粥羹,烹饪时不妨加点姜、葱、胡椒,既提味又驱寒。吃饭记住七分饱,给脾胃留点舒展的余地。
顺应天时吃饭,比吃任何补药都灵。 深秋吃暖、吃润、吃顺了,就是在为整个冬天打下健康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