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大量喝茶的高血压患者,用不了多久,身体或有8个变化
发布时间:2025-10-19 05:00 浏览量:1
你说咱们中国人爱喝茶,那真是千年传下来的一桩“老习惯”了。绿的、红的、乌龙的,早上来一杯提神醒脑,饭后来一杯助消化,三五朋友一坐,茶几一摆,能唠到天黑。但啊,咱今天得说说这个“喝茶”跟“高血压”之间那点不怎么友好的事儿。
有些人啊,血压高了,不愿吃药,就想着靠喝茶来“调理调理”。一壶接一壶地喝,嘴里还念叨着“茶好,能降压”,可你要真问一句“哪来的说法?”他也说不上来。可问题就出在这儿——茶不是不能喝,而是不能“猛喝”。
你要是血压高了,还老是大口大口地喝浓茶、喝太多,你的身体很可能会悄悄地变样,别不当回事。
先说第一个最常见的事儿:晚上睡不着。很多人血压高,本来就容易心烦意乱,再弄点浓茶进去,那点儿茶碱、咖啡因一刺激,嘿,神经像被拧了发条似的,床上一躺,眼皮打架却睡不着觉。长期睡不好,交感神经老是兴奋着,血压非但降不下来,反而还更高了。
再一个让人头疼的是心跳加快。有个六十多岁的老爷子,天天三泡浓茶,一天到晚心慌得慌,心率飙到每分钟九十多,一查心电图没啥大问题,就是茶喝多了。你说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儿嘛?茶碱和咖啡因原本就有促心跳的作用,尤其是那些绿茶、乌龙茶,越是新鲜的,含量越高。
还有些人会觉得头晕乏力,甚至一站起来就眼前发黑。这不是别的,是低钠了。高血压的人本就得控制钠盐摄入,茶又有利尿作用,一泡茶下去,水是排了,钠也跟着走了。钠一少,血容量下降,结果血压不稳,低的时候反而让人头重脚轻。
你别以为只有身体虚的人才怕茶,胃也怕。尤其是空腹喝浓茶的,胃酸一冲上来,反酸、胃胀、烧心全来了。茶多酚刺激胃黏膜,胃本来就脆弱的人,再这么折腾,日子久了,可能连老胃病都被“请”出来了。
更别说那些靠药物控压的朋友了。你茶叶里那点鞣酸,会和降压药里的成分“打架”。特别是钙通道阻滞剂类的药物,比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这一类,茶喝多了,药效打折,血压反弹,你说这是喝茶还是喝“罪”?
还有个你可能想不到的变化:骨头。茶里含有草酸,草酸一多,钙就容易被“拐走”,尿里一排,骨头里的钙也保不住。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本来就容易骨质疏松,再这么整,腿一软、腰一塌,跌一跤,骨折说来就来。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嘴肾。肾是管水的,总利尿,肾脏的压力也大。尤其是那些本来肾功能就不太好的高血压患者,茶喝多了,肾小球过滤功能雪上加霜。有研究发现,长期大量摄入茶多酚,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得更快。肾不好了,血压就更难控制,形成恶性循环。
最后一个,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贫血。你别看茶色深,它不是补血的,茶叶里的鞣酸和铁“有仇”,会影响铁的吸收。高血压患者本就常年吃药,有的人胃口差、营养不良,铁不够,再加上茶这么一搅和,脸色发白、手脚冰凉就悄悄找上门了。
我不是说高血压的人就不能碰茶。咱们中国人讲个“度”。淡茶、温热的,饭后喝一小杯,那是怡情养性。可要是一天三四泡、喝得比水还多,那就得悠着点了。尤其是晚上喝浓茶,真不如喝点温水来得安稳。
有些朋友说,绿茶清热,黑茶暖胃,普洱刮油,乌龙助消化,那到底哪个适合高血压啊?其实真要说,还得看个人体质。偏寒体质的,绿茶喝多了手脚冰凉;体质偏热的,黑茶容易上火。中医讲究“因人而异”,别听风就是雨。
如果你真想通过喝东西来辅助降压,那不妨试试点山楂水、菊花茶、决明子泡水,温温的、淡淡的,既不上火,也不刺激胃肠。但这些也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最多算个辅助。
说到底,血压这事儿,别光盯着“喝什么”,更得看看“怎么吃”“怎么动”“怎么睡”。你要是天天熬夜、吃得咸、动得少,再好的绿茶也救不了你。
茶,是个好东西,但它不是灵丹妙药。高血压患者该吃药的吃药,该生活调整的得调整,别总想着靠茶“逆天改命”。咱们得相信科学,也得尊重自己的身体。
你要是真舍不得这口茶,就别空腹喝、别喝太浓、别喝太多,尤其别拿它当水喝。身体这玩意儿,不是你对它好它就一定不闹脾气,但你要真对它太“狠心”,那它可真会跟你“翻脸”。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10-46.
[2]刘颖,张敏,李青.茶叶摄入与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1,24(3):382-385.
[3]王琳,赵晓云.茶多酚对肾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23,61(9):153-156.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