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小破屋当康复房!英国超七成治疗者哭诉,患者康复希望很渺茫
发布时间:2025-10-29 13:20 浏览量:1
当一间本应承载患者康复希望的物理治疗健身房,被压缩到仅15平方米。
这个还不如普通卧室宽敞的空间里,要容纳中风患者练习行走、术后人群恢复肢体功能,以及康复器械的摆放,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却成了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里真实发生的事。
近日,英国皇家物理治疗师协会(CSP)的一项调查,将NHS物理治疗服务的困境赤裸裸地摆在公众面前,74%的受访物理治疗师直言,其能提供的康复治疗质量正在下滑,而这背后,是空间、设备的双重短缺,以及患者康复希望的逐渐渺茫。
这场调查覆盖了2000多名NHS物理治疗师,数据一出炉就引发热议。四成受访者表示,其已经失去了专用的康复空间,或者即将失去。
更有60%的人提到,自己原本用于诊疗的房间,经常被其他临床团队占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不少物理治疗师认为,核心问题出在资金和优先级上:要么是医院整体资金短缺,不得不压缩康复领域的资源。
要么是上级部门没把物理治疗当成重点服务,导致其在资源分配中被“边缘化”。
“自疫情之后,康复空间的问题就没真正解决过。”CSP助理主任萨拉·哈扎德指出,最让人揪心的不是资源少,而是物理治疗团队被迫在走廊、临时隔间这类非正式空间给患者做治疗。
要知道,这些治疗可不是简单的按摩放松,而是关乎中风患者重新学走路、手术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环节。
萨拉·哈扎德反复强调,NHS英格兰多年前就发布过关于医疗地产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康复空间的重要性,现在最需要的是政府给地方信托机构施压,让这些方针真正落地,而不是沦为纸上条款。
更关键的是,这一问题还和政府的医疗规划直接冲突。萨拉·哈扎德补充说,政府一直提“十年规划”,想把更多护理服务转移到社区,但如果连医院里的康复治疗都被挤得没地方开展,社区服务又怎么能顺利衔接?
“要是康复环节掉了链子,患者没法好好恢复,不仅生活质量受影响,还可能面临更多健康风险,这根本不符合‘把护理推向社区’的初衷。”
治疗质量下滑带来的后果,已经实实在在地压在了患者身上。
调查显示,57%的物理治疗师表示,关键治疗设备的使用受到限制:比如原本该每人用一段时间的康复器械,现在要几个人轮流等,甚至因为空间不够,有些设备根本没法正常铺开使用。
51%的人发现,患者的残疾程度有加重趋势,原本可能通过密集治疗改善的情况,因为治疗不及时、不充分,反而越来越糟。
还有53%的人担忧,患者再次入院的风险明显上升,“本来好好做康复能避免的并发症,现在因为条件不允许,患者可能得再跑回医院,既遭罪又浪费医疗资源。”
一位专门负责中风康复的物理治疗师,用自身经历道出了无奈。
该物理治疗师所在的科室,治疗健身房从原来的标准大小缩到15平方米,“别说集体训练了,就是一个患者练行走,旁边放个助行器,空间都显得挤。”
按照规范,中风患者每天需要三小时的监督运动,可现在,别说三小时,有时候连完整的一小时治疗都保证不了。该物理治疗师表示,目前患者的康复进程就像“碰运气”,运气好能凑够时间用设备,运气不好只能在走廊里简单活动下,这并非治病,简直是耽误人。
另一位受访的物理治疗师,则关注到了患者的心理状态。该物理治疗师接触过不少因跌倒受伤的患者,这些人本就因为受伤而焦虑,现在还要在繁忙病房的公共区域做康复。
周围人来人往,噪音不断,根本没法集中注意力,“公共区域连基本的隐私都保证不了,更别说适合康复的环境了,患者越练越焦虑,效果自然好不了。”
受影响的不只是中风患者和跌倒受伤人群,肌肉萎缩症患者也陷入了困境。英国肌肉萎缩症协会首席执行官安迪·弗莱彻看到调查数据时直言“震惊”,因为这恰好反映了许多患者的真实遭遇。
“我们知道NHS压力大,但这不是某一个科室的问题,而是整个体系的资源分配出了问题。”
安迪·弗莱彻解释,肌肉萎缩症患者需要长期的专科护理,物理治疗是其中重要一环,能帮助患者维持肌肉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可现在服务一削减,患者连最基本的护理都得不到,“这不是简单的‘服务缩水’,而是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未来的健康走向。”
面对这些质疑和困境,英国卫生部也做出了回应。
卫生部发言人表示,政府完全认可物理治疗在患者康复中的关键作用,也一直在努力确保NHS工作人员能拿到足够的设施和资源。
同时,该发言人提到了“医疗服务向社区转移”的规划,称未来会有更多患者能在社区健康中心接受物理治疗,不用再跑大医院,这样既能方便患者,也能缓解医院的空间压力。
可这样的回应,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吗?对那些现在就挤在15平方米健身房里的中风患者,对那些因为设备不足而耽误治疗的肌肉萎缩症患者来说,“未来的社区服务”显然远水解不了近渴。
NHS物理治疗服务的困境,本质上是资源分配优先级与患者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如果物理治疗始终不被当成“核心服务”,就算有再多的规划,也难以改变患者“被遗忘”的命运。
毕竟,对需要康复的患者来说,每一次延误的治疗、每一个被压缩的空间,都可能意味着错过最佳康复时机,而这样的“错过”,往往再也无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