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业8个儿子结局,3个牺牲,3个善终,1个病死,1个被自己人害
发布时间:2025-09-07 23:38 浏览量:1
你要问杨家将那八个儿子,到底最后都是啥下场?其实,说起“杨家七郎八虎”,就像咱们小区的孩子一块踢足球——谁都知道他们厉害得很,可真要细数他们的人生,反倒没几个人说得全乎。这一家子,火热热的八兄弟,一个个都是好汉,结果——唉,还真不是谁都春风得意,结局说惨也各有各的苦。
先说杨家大哥,杨延平。你要是回头算,在宋太祖初打江南的时候,这位大郎那是出了名的主力,将门之风头,连高家、郑家那些家底子厚的军将都得让他一头。传说里还真有点浪漫,帮花家寨主完成妙手取血的古怪任务,最后还得了皇帝赐婚,日子本该越过越顺心。可惜风头太盛,不免要替人出头。想一想,金沙滩那场双龙会,他明知道是坑人局,但朝廷脸面又不能扔,大郎就硬是自己顶上去了。这种“为国捐躯”的事,搁谁家都会让老爹心头一紧。出征头一晚,据说他还捏着旧袍子不肯松手,嘴上虽说从容不迫,心里怕是早敲起鼓点了。
大郎这人,命真是铁的。一去金沙滩,满场刀光剑影,席间被灌毒酒,没别的武器,愣是把袖箭藏进酒袖,关键时刻还射死了辽王。可惜对方早准备好刀斧手,一拥而上,刀刀见肉——现场听说连菜都没吃几口。活到这种份上,死得算壮烈,这种老杨家人的劲头,要真说起来,邻居们都说别家小子学不来,命里就带。
说完大哥,二郎杨延定。这个跟大哥比,力气更是大得离谱。杨家将里头,他算是“长举”,单说曾经搬走倭寇营里几十石粮食那阵,没人不服。如果不是金沙滩赴会时,大哥一身龙袍,他还真愿意顶成皇上亲自进去。实际情况呢?二郎自己扮成八贤王,也冒着死结局。赴双龙会那天没多久,亲眼看见大哥殒命,血热往头顶涌。有一说一,战场上他凭一把大刀,硬是杀出千军;力扛城门千斤闸,让兄弟们冲过生死线,自己却被落下闸门时,辽将当场一箭射中,力气一松,活活给夹死了,叫人心头发紧。
老三杨延光,这哥们是长枪使得最好一个。说出来稀奇,他不是那种冲在最前面的主角,可遇事都能顶住压力。金沙滩会后,兄弟接连死伤,他直接把眼泪都是往肚里咽。这人打仗干净利落,枪法又快又狠,没人能在他枪下多撑两招。当场还救了八郎一次,把自己的马让给弟弟换腿。可惜天不随人愿,转身自己上了八郎的伤马,刚冲出去,战马上铁钩枪扎坏了脚,一不留神,摔进泥地。辽兵见了,蜂拥而上,直接马蹄踏成泥,把他活活踩死。三哥临了那句“杨家将永不言败”,说难听点,这种硬气,从前小镇上铁匠铺里都有人学着嚷嚷。
四郎杨延辉,这人风趣得很,不见得天天打头阵,心底却最不服输。打仗归打仗,遇事最重兄弟情。他身手快,枪又极准,可打完金沙滩一战,体力实在耗空了。当场晕倒,被辽国那铁镜公主救下,原本是死罪,但公主看上了他,硬是求母后收了杨四郎当驸马。你说这算好命吗?但他心里,早就只装着天波府和宋家。在辽国卧底多年,多次暗中帮宋军,吊儿郎当混到议和,又带着一家人回了老家——算得上“好死”里带点苦。
五郎杨延德,这哥们是个性情中人。别人杀出来就跑,他偏要回头救兄弟,结果半路被辽军堵上,被耶律胜南一阵嘲笑。这人本来藏着一肚子气,听了更是爆了。大斧一挥,直接把辽将剁成两截,身边的兵吓得大叫。他斧头底下不知砍死多少,最后,悲伤无处发泄,索性上五台山当了和尚。有意思的是,五郎后来教出来的徒弟横扫一城,成了别家将门里的中流砥柱,还有很多人往庙里问他啥时候再下山支援,活生生成了五台山的传奇。
六郎杨延昭,要说这六弟,妥妥是杨门里最有“回头路”的一个。金沙滩那场拼死,八子去六子回——这哥们硬是撑下来了。打仗能布阵,斗智斗得过韩昌,战场上摔死两匹马还接着冲。他对兄弟们也格外宽厚,士兵们都说跟六郎有福气。等再和平了一阵,孟良帮他取回父亲遗骨,焦赞也助阵,结果阴差阳错兄弟互杀,六郎听见心都碎了,最后郁郁而终。有人说他最后病死心头不甘,可能也真是,英勇归英勇,要扛那么多亲人悲剧,任谁也难煎熬下去。
七郎杨延嗣,这人本事是顶尖的,单骑救驾,三枪定南唐。曾经跟父亲两狼山被困,饿得连马都不吃,还能杀出重围。可惜命不好,回营时,潘元帅看他不顺眼,借着醉酒把七郎绑在柱头,乱箭射死。兄弟中最惨的、不该死的就是他。人们背后议论,这种死法,比一百场厮杀都更叫人唏嘘,明明是忠义一身,到头来却死在自家人手里。
八郎杨延顺,小弟一向聪明,打仗也有狠劲。金沙滩后被辽军活捉,本来以为也就是活不过几天,没成想被银镜公主看上。他心里早有打算——死容易,活着才能给大宋送信、做接应。多年卧底,在辽国宫里默默忍着,每逢关键时刻,暗中传递情报、送救兵,没人知道他的苦。等到宋辽议和,他才正正当当回天波府,老邻居们都说,这才是好汉的做派,忠心藏在骨头里,受尽误解,还能撑下去。
这些兄弟的结局——三人壮烈牺牲,三人归家安生,一个病死,一个冤死。全家悲欢离合,每个人都是不同路。说到底,杨家将的故事里没有哪个人能圆满收场。也许,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年月,活着本就是一种幸运,能死得壮烈、死得明白,已是极大的安慰吧。
如今看杨家八虎,谁还不动心?有时候咱们在饭桌上讲这个故事,老人家叹口气:“英雄终究是替人负命的。”可话又说回来,哪一个没为家国拼到底?他们的愚忠和舍身,留下的可不只是庙堂上的一块碑,更多的是每次村子里大雨滂沱,老一辈家长拉着小孩说——做人得有杨家的骨气。
有的人前脚风光,后脚遭难;有的人孤身一人,却扛了天下误会。一代又一代,杨家的名字还在街头巷尾流传,人们喝着老酒,讲着他们的故事,心底不免都有点哀伤,也偷着点敬佩。这些事,未必能扳回天命,可人心总要有几分热血日子。此刻回头看,不知他们在天之灵,可还念着那满桌兄弟酒,和一场场难舍的英雄结局?
- 上一篇:历史上哪位帝王为情痴迷过
- 下一篇: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第一章 哲学本体论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