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飘零半生无所依靠 民警历时一年寻找“身份的证明”
发布时间:2025-10-31 19:23 浏览量:1
阳光讯(记者 张伟 通讯员 张鹏钰)2025年10月28日,对于在宝鸡市陈仓区拓石镇通洞村生活了四十多年的闫先生来说,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在宝鸡市公安局陈仓分局拓石派出所与河南许昌警方历时一年的不懈努力下,他终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居民身份证,结束了长达四十年的“黑户”生涯。一大早,老人与儿子闫某将一面满载感激的锦旗送到了拓石派出所,紧握的双手和泛红的眼眶,诉说着这份“身份的证明”对这个家庭的千钧重量。
千里谋生扎根他乡,年事已高遭遇困境
闫先生的经历还要从四十多年前说起。闫先生今年69岁,老家在河南许昌,早年因家境贫寒,跟随同乡来到千里之外的宝鸡拓石务工谋生。他为人忠厚老实,勤恳本分,深得雇主信赖,最终与雇主的女儿组建了家庭,从此在拓石扎下了根。数年来,他辛勤劳作,撑起整个家庭,在邻里间赢得了很高的评价。
然而,安稳的生活背后却隐藏着身份缺失的危机。婚后,闫先生曾携妻子返回河南老家,欲向家人报喜,却发现故乡早已物是人非——父母离世,兄弟四散,老宅无踪,就连他曾在河南老家的户口,也因与家人失联多年而被依法认定为失踪,在人口普查中被注销。老人本打算在老家申请补录户口,但因无法联系到能证明自己身份的家人朋友,在老家也没了住所,随后就放弃了。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闫先生年事已高,没有户口和身份证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眼看着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他却没有办法享受,尤其是去大医院看病都成了奢望。加之子女常年在外务工,忙于生计,没有精力想办法为老人解决户口问题,一家人只能干着急。
主动担当跨省联动,民警尽责破解难题
转机出现在2024年9月。拓石派出所民警在通洞村走访时,从村干部处获悉了闫先生的情况。群众利益无小事,派出所高度重视,立即安排户籍民警启动无户人员户口补录工作。经深入调查,民警发现闫先生的情况极为特殊。他早年在河南有户籍,不符合本地直接补录的规定,补录工作必须回到原籍进行。但时过境迁,闫先生在河南老家几乎找不到能证明其身份的直系亲属,相关档案资料也早已无处可寻,补录工作一度陷入僵局。面对重重困难,拓石派出所负责户籍业务的民警杨梦荣没有放弃。通过请示主管部门、吃透政策精神,民警在本地展开大量细致的走访调查,通过深入村组,寻访知情人,制作了十余份详实的调查材料,一点点勾勒出闫先生数十年来在拓石生活、工作的清晰轨迹,用扎实的证据链证明了他的相关信息。
与此同时,民警杨梦荣与河南许昌警方取得联系,开始了联动协作。在充分沟通、反馈情况后,最终确定,由河南警方依据相关规定启动户口补录流程。根据拓石派出所收集、整理的证据材料寻访闫先生的亲人,为河南警方审核补录户口提供支撑。由于相关证人寻找取证困难,历时整整一年,在陕豫两地警方的不懈努力和紧密协作下,相关证明材料终于搜集完备,2025年9月,许昌警方为老人补录了户口。
10月28日,重阳节前夕,老人收到了自己的第一张居民身份证,悬在心中二十多年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一心一意为人民,尽心尽力办实事”,当天闫先生和儿子特意向拓石派出所送来一面锦旗,表达了对公安民警雪中送炭解民忧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