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研究发现:大量喝茶的高血压患者,不出半年,身体或有8变化
发布时间:2025-11-01 09:23 浏览量:2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有喝茶的习惯。尤其是退休以后,早上来一杯绿茶,午后泡壶乌龙,晚上再来点普洱,成了不少人的生活乐趣。
有人说喝茶能降压,有人说喝得越多越好。可你知道吗?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喝茶虽好,但“喝多了”可不一定就是好事。
医生们通过观察发现,高血压患者如果每天喝茶量超过5杯(约1000毫升),而且持续3个月到半年时间,身体可能会悄悄出现8个明显的变化。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些变化到底有哪些。
有的人喝茶后感觉精神一振,血压也降了些,就以为茶是“天然降压药”。但其实,茶叶里的咖啡因会刺激神经系统,有时候反而让血压升高,尤其是刚喝完茶那一两个小时。
特别是那些饭后就端起大杯茶猛灌的朋友,很容易因为茶的刺激,导致血压短时间内飙高。长期大杯喝茶,血压忽上忽下,对心脑血管是一种伤害,更容易引发中风或心梗。
很多中老年人本来就有点“睡眠轻”,一有风吹草动就醒。而茶里含有的咖啡因,就像一把“催醒剂”,尤其是在下午或晚上喝茶的朋友,可能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越想睡越清醒。
睡眠时间不够,身体没法好好休息,血压也更难控制。长期睡不好,会让老年人心脏负担加重,血管更容易硬化。
茶是“寒性”的,尤其是绿茶、花茶这些茶性偏凉的品种。空腹喝茶、饭后立即喝浓茶,容易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部不舒服。有些高血压老年人本身就有慢性胃炎,喝多了茶反而让胃更难受。
不少人喝完茶后觉得胃胀、打嗝、甚至胃痛,其实就是茶喝多了,伤了胃。特别是早上空腹喝茶的习惯,时间一长,可能会引起胃酸过多,甚至导致胃溃疡。
茶有利尿作用,这点大家都知道。适量利尿有好处,但如果大量喝茶,特别是晚上喝,容易导致夜里频繁起夜。一些老人因此晚上要起床两三次,影响睡眠不说,还容易半夜摔倒。
尤其是本身有前列腺问题的男性朋友,喝茶多了尿更频,不仅影响休息,还可能让血压控制变差。
这点可能很多人想不到。茶叶中含有草酸,如果喝多了,草酸会影响钙的吸收。长期如此,体内钙流失,骨头就越来越“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骨质疏松。
特别是年纪大的女性,绝经后本就容易缺钙,如果再加上天天喝浓茶、喝太多,更容易出现腰酸背痛、骨头脆、走路不稳的情况。一不小心摔一跤,就容易骨折,恢复还慢。
茶喝得多,咖啡因摄入也多。有些人对咖啡因特别敏感,喝完茶后会觉得心跳加快,甚至有点慌、出汗、头晕。
医生发现,一些高血压患者长期大量喝茶,心律容易紊乱,出现早搏、房颤等情况。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处理,严重时甚至可能诱发心衰。
茶叶中的鞣酸会影响铁的吸收,尤其是在饭后立即喝茶的习惯,会让食物中的铁难以被身体吸收。时间一长,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脸色苍白的情况。
有些老人看似吃得不少,但因为喝茶太多,铁吸收不了,反而出现“假性贫血”。特别是女性朋友,本身缺铁风险更大,更要注意喝茶的量和时间。
高血压患者往往需要长期吃药,比如氢氯噻嗪、氨氯地平、缬沙坦等降压药。有研究发现,茶叶中的成分可能干扰某些药物的吸收和代谢,让原本有效的药物“打了个折扣”。
特别是绿茶,里面的茶多酚和咖啡因,可能会影响肝脏代谢药物的能力,导致药效减弱或时间延长,血压控制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不是说高血压的人就不能喝茶,而是要掌握正确的喝法。关键在于“适量、适时、合适的茶种”。
每天喝茶别超过3-4杯(约600-800毫升),可以选择熟普洱、淡红茶、淡乌龙这类茶性较为温和的茶品。
尽量避免空腹喝茶,也不要饭后立刻喝茶,最好在饭后一小时左右再喝。晚上7点以后尽量别再饮茶,防止影响睡眠。
如果你正在吃药,一定要错开喝茶和吃药的时间,至少间隔2小时。而且,泡茶别太浓,淡茶最养人。
高血压不是小病,它跟心脏、脑子、肾脏都有关联。而茶,虽说是传统好东西,但不是多多益善。
长时间大量喝茶的高血压患者,半年内可能会出现以上8个身体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是小毛病,有的却可能是大隐患。
喝茶的习惯可以保留,但一定要控制好量,选对时间,选对茶。身体是自己的,别让一杯茶,成了健康的“绊脚石”。健康的生活,从一杯“会喝的茶”开始。
参考文献:
[1]王丽. 高血压患者饮茶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 2024, 40(12): 89-91.
[2]李春芳. 老年人饮茶习惯与骨质疏松相关性探讨[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3, 42(4): 233-235.
[3]张晓梅, 赵颖. 茶叶成分对常用药物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25, 34(3):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