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猛子”:“温郎中”其人其事

发布时间:2025-11-14 18:02  浏览量:1

在周口游泳爱好者里,温长征是个传奇人物。

有人说,他能一个“猛子”游四五十米,绰号“猛子”;有人说,他能水下憋气数分钟,善徒手摸蚌抓鱼;还有人说,他水下捞人从无失手,一身本事比传统滚钩、现代声呐都管用……

11月初,在中心城区格林绿色港湾小区“温郎中”医馆,我们见到了温长征。他是医馆主人,今年53岁,身材健硕,满面红光。说起游泳、捞人的往事,他笑了:“我没那么神,都是大家传的。但有些场景,确实历历在目。”

温长征祖籍郸城县宜路镇,家族世代从医,善治耳鼻喉炎症,留下数张验方,十里八村,无人不晓。

他年轻时已得家学,但家里小小的医馆圈不住年轻的心,他想游历四方。父亲支持他,说:“行走江湖,见死必救,永远不要失了医者仁心。”这句话,他至今记忆犹新。

他来到大连市一处海岛,三面环水。岛上村庄以挖鲍鱼、海参为业。那时潜水除了泳镜,别无装备,全靠个人本事。村里几乎每年都有溺亡者,但仍阻挡不了渔民下海。

这片湛蓝的海水吸引了温长征。他从小就喜欢游泳,是大家公认的“浪里白条”。他在渔村住了数月,跟着渔民下海。经过反复训练,他能快速下潜12米,水中憋气可达3分钟,挖海鲜又快又多,堪称天赋异禀。当地渔民对这个中原小伙刮目相看。

全国游历一番后,他回到家乡,在邻近的沈丘县开了一家医馆。靠着精湛医术,病人络绎不绝,收入颇丰。20多年前,他就买了一辆奔驰轿车。

第一次下水救人,是在2005年。那年夏季,他与朋友吴国栋到沈丘大闸公园旁的沙颍河游泳。刚上岸,便听见不远处有孩子喊救命,水里还有人头上下沉浮。两人飞奔过去,急切询问。小孩抽泣着说:“我弟弟、妹妹掉水里了。”二人立即下水。温长征迎面抱住一个孩子,对方却一把死死拉住他,力量出奇地大。他心中一惊,想起水中救人只能从背后推,便连忙挣脱,绕到背后架住胳膊,向上托举,双脚蹬水前进。温、吴二人水性都好,很快将两个孩子救上岸来。不料喊救命的孩子说:“还有一个妹妹,应该沉下去了。”温长征二话不说,一个“猛子”潜入水底,一阵摸索,将第三个孩子捞上来。那孩子脸色苍白、嘴唇发绀、呼吸微弱。精通医术的他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约两分钟后,孩子发出一声呻吟,睁开了眼睛。

这4个孩子是叔伯亲戚,姓崔,当天结伴到河边玩。一人到水边趟水,不料岸滑落水,另外两个孩子去抓,也都滑落水中。幸亏遇到温、吴两人。

当天,孩子父母提着礼物登门致谢,电视台记者也来了。温长征拒收礼物,也不接受采访。他不想出名,只想安静生活。

此后,崔家与温家、吴家常有走动。当年救起的3个孩子,如今都已年近而立,工作稳定,生活幸福。每念及此,温长征心里便宽慰不已。

第一次捞尸,发生在17年前,让温长征终身难忘。

那天上午8点,他晨泳后回家,接到朋友电话:“海楼窑坑淹死一个人,现场没人敢下水,求你帮忙。”

该窑坑岸陡水深,温长征常去,倒不觉得特别凶险。他当即到附近商店买了潜水镜,换上泳衣,便与妻子赶往现场。多年来,他做善事,无论是捐款还是救人,妻子都大力支持,从无怨言。

到了出事点,刚下车,孩子家长“扑通”一声跪下,恳请捞尸,众人也热切地望着他。气氛紧张,温长征感觉汗毛都立起来了,毕竟是第一次捞尸。妻子紧紧拉住他,暗示他不要下水。但他是谁?是从不临阵退缩的温长征!

该窑坑占地约五六亩,遍布暗沟。温长征潜水上百次,把坑底摸了个遍,就是没找到。中午时分,他已筋疲力尽,眉骨被泳镜压得生疼,身上被水草划出无数血痕。有人提议找滚钩拉,他便先回家休息。下午,朋友又打来电话,说滚钩没捞上来人,请他再去。温长征放下电话,再度出征。

又反复下潜上百次,历经3小时后,温长征终于在水底摸到一具尸体,脸朝下趴在坑底。他用手一拉,尸体缓缓浮了过来,一头长发如海草般披散,几乎与他脸对脸。温长征吓得一屁股坐在坑底,随即立即浮出水面,游回岸边。

“找到了,找到了。”他喃喃道。

一名消防官兵低声说:“他尿了,他尿了。”

一股温热流出,温长征却浑然不觉——他被吓到失禁了。

消防官兵划船前去打捞,半个小时过去,仍没捞上来。队长无奈,再次请求温长征:“温医生,还得你下水才行啊!”

虽惊魂未定,他还是点了点头。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见死必救!我不下水谁下水!

他口衔绳套,再次下水。几分钟后,绳套扣住脚踝,尸体浮出水面。沿岸众人一阵惊呼。而我们的大英雄,此时已像一滩泥般倒在岸边,魂不守舍。

勇气是什么?它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即便面对恐惧,依然义无反顾!

逝者姓张,从广东打工回来,家里盖了两层楼,正准备结婚,谁想却与未婚妻阴阳两隔。他的父母提着十几条香烟来到温家致谢,温长征说:“礼物我不要,你们给我一元钱吧!咱这有规矩,白事不能白做,得收费。”

张家父母恸哭不已,礼物送不出去,只得付了一元钱,就此别过。

8年前,温长征来到周口,开起“温郎中”医馆,生活过得平静如水。

医馆里挂满了锦旗,都是病人送的。他救人的事迹,反而不为人知。这些年来,靠着一身好水性,他捞起十多个人,还做了许多善事。一些事他已记不清,倒是他的妻子、朋友说起这些往事,仍激动不已。

“在青岛,他救起一个被海浪卷进深海的青年。”

“在沈丘,他冒着严寒,下河打捞溺亡的孩子。”

“他给一个白血病孩子捐了5000元,赶到村里时发现孩子已去世,仍坚持把钱留下。”

许多往事,温长征不愿多提。他说,那是当事者心口的一块痂,揭开会很痛。

他的妻子说:“老温你要想出名,早就是名人了。”

温长征笑而不语。这些,他本就不看重。他所好的,唯有游泳。

冬将至,水已寒,他依然每天去沙颍河里游泳。朋友给他拍了条视频,惊呼:“‘V12发动机’启动了,横渡激流滚滚的沙河……老温在水里抓了一条鱼,厉害,真牛!”

他徒手抓鱼这件事,不是吹的!

“温郎中”,真奇人也!(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彦章 徐启峰 梁照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