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存款继承新规:老人去世5万以下免公证,40分钟到账!

发布时间:2025-11-16 16:09  浏览量:1

家里老人去世后,留下的银行存款取不出来,是很多家庭都遇到过的糟心事。以前哪怕只有几千块钱,也得跑公证处办继承公证,花几百甚至几千块公证费,还要准备一堆材料,跑好几趟,折腾十天半个月都未必能拿到钱。但2025年新规落地后,这事儿变简单了——5万元以下的存款,不用再办复杂公证,继承人带齐材料去银行,40分钟就能到账,既省钱又省时间。

今天就用最实在的大白话,把这个新规拆透,不管是准备取钱的继承人,还是想提前规划的老人,都能看明白:5万以下怎么取、5万以上怎么办、提前做哪些准备能避免麻烦,每个步骤都有具体操作方法,没有空话套话,看完就能直接用。

先澄清一个误区:新规不是“放宽存款安全限制”,而是“简化继承流程”。以前之所以要公证,是为了避免继承人之间产生纠纷,保障存款安全;现在5万以下免公证,是因为小额存款纠纷少,而且银行有了更便捷的身份核实方式,既能让继承人少跑腿,又能守住存款安全的底线,对大家都是好事。

一、5万以下存款:免公证+40分钟到账,3步就能取

这是新规最核心的变化,针对老人去世后留下的5万元及以下银行存款(包括活期、定期、存单、理财等),继承人不用再去公证处办继承公证,直接带材料去银行就能办,全程最快40分钟搞定,具体步骤和要求都很明确:

1. 先确认:你是不是合法继承人?

不是所有亲属都能取钱,银行只认“合法继承人”,主要包括这几类:

- 配偶、子女、父母(第一顺序继承人);

- 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就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

简单说,只要是老人的直系亲属,或者法律规定的继承人,就能申请取钱,不用纠结“是不是户口本上的人”,关键是能证明亲属关系。

2. 准备3类材料,少带一样都办不了

去银行之前,一定要把材料准备齐全,避免白跑一趟,需要带的材料就3类,都是日常能找到的:

- 继承人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必须是本人,不能代领,除非有合法的委托证明);

- 老人的死亡证明(医院开的医学死亡证明、派出所开的注销户口证明,或者殡仪馆开的火化证明,有其中一个就行);

- 亲属关系证明(户口本、结婚证、出生证明等,比如配偶带结婚证,子女带出生证明或户口本,只要能证明你和老人是亲属关系就行)。

这里提醒一句:材料一定要带原件,复印件银行不认;如果有多个继承人,比如老人有两个子女,要么一起去银行,要么让其中一个人带其他继承人的身份证原件和书面委托书(写清楚“委托XX办理存款提取事宜”),不然银行不会给办。

3. 银行办理3个步骤,40分钟就能到账

材料带齐后,去老人存款的银行网点,按下面3步走,流程很简单:

- 第一步:向银行工作人员说明情况,提交准备好的材料,工作人员会核实材料的真实性,比如查身份证信息、确认死亡证明有效;

- 第二步:填写《存款继承申请书》,写清楚老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存款金额、继承人的信息、收款账户等,所有继承人都要签字(如果有委托,委托人也要签字);

- 第三步:银行审核通过后,会把存款直接转到继承人的银行卡里,全程最快40分钟,慢的话也就1-2小时,不用等好几天。

举个实际例子:张阿姨去世后,留下了一张3万元的定期存单,她的儿子小李是继承人。小李带了自己的身份证、张阿姨的医学死亡证明、户口本(证明母子关系),去了存款的邮储银行网点。工作人员核实材料后,小李填了继承申请书,签字确认后,不到30分钟,3万元就转到了小李的银行卡里,没花一分钱公证费,也没跑其他部门,特别方便。

可能有人会问:“老人有好几家银行的存款,每家都不到5万,是不是要分别去各家银行办?”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不同银行的存款信息不互通,所以得去每家银行分别办理,但流程和材料都一样,不用额外准备其他东西。

还有人会说:“我找不到老人的存款凭证,比如存单丢了,怎么办?” 没关系,只要能证明你是合法继承人,带齐上面说的3类材料,银行会通过老人的身份证号查询存款信息,确认有这笔存款后,照样能办理提取,不用非要找到存单或银行卡。

二、5万以上存款:两种方式可选,公证不再是唯一途径

如果老人留下的存款超过5万元,或者有多个继承人意见不一致,就不能走上面的简易流程了,但新规也简化了手续,有两种方式可以选,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只能办公证:

方式1:办继承公证,适合继承人意见一致的情况

如果所有继承人都同意存款归谁,或者按比例分配,就可以选这种方式,流程比以前简单,费用也没那么高:

- 准备材料:所有继承人的身份证原件、老人的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存款凭证(存单、银行卡等);

- 办公证:所有继承人一起去公证处,说明情况,填写公证申请表,公证处审核材料后,会出具《继承权公证书》,公证费一般按存款金额的0.1%-0.2%收,比如10万元存款,公证费也就100-200元,比以前便宜多了;

- 去银行取钱:带好公证书、继承人身份证、死亡证明,去银行办理提取,银行审核通过后就能转账,1-2天就能到账。

方式2:走诉讼途径,适合继承人意见不一致的情况

如果多个继承人对存款分配有争议,比如有的想多分,有的不想放弃,就只能通过诉讼解决:

- 向法院提起诉讼,提交相关材料,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判决存款的归属;

- 拿到法院的生效判决书或调解书后,带好判决书、本人身份证、死亡证明,去银行办理提取,银行会按法院判决执行,不用再征求其他继承人的意见。

这里要说明:诉讼途径虽然能解决纠纷,但耗时较长,一般要1-3个月,还会产生诉讼费,所以如果继承人能协商一致,尽量选第一种方式,更省时省力。

三、提前规划:老人在世时做好3件事,避免后代麻烦

其实不管存款多少,老人在世时提前做好规划,能让后代少跑很多腿,这3件事简单易操作,建议大家提醒家里的老人:

1. 告知家人存款信息,别“藏着掖着”

很多老人习惯把存款凭证、银行卡藏起来,也不告诉家人密码,结果去世后,家人根本不知道有这笔存款,或者找不到凭证、不知道密码,取起来特别麻烦。

建议老人把存款的银行名称、账号、密码、存款凭证存放位置,告诉信任的家人,或者写下来放在安全的地方,让家人能找到,避免存款“无人认领”。

2. 开通手机银行,方便家人查询

老人可以给自己的银行卡开通手机银行,把登录密码告诉家人,这样老人去世后,家人能通过手机银行查询存款金额,知道该去哪家银行办理提取,不用一家一家银行去查,节省时间。

3. 立一份简单遗嘱,明确存款归属

如果老人有多个子女,或者想把存款留给特定的人,比如孙子孙女,可以立一份书面遗嘱,写清楚存款的分配方式,签名并注明日期。这样老人去世后,继承人拿着遗嘱去银行或公证处,能减少很多纠纷,办理流程也会更顺畅。

这里提醒:遗嘱不用太复杂,只要写清楚“本人XX,身份证号XX,名下XX银行存款XX元,去世后由XX(继承人姓名、身份证号)继承”,签名并注明日期就行,最好再找两个见证人签名,法律效力更强。

四、常见疑问解答,一次性说清所有顾虑

1. 老人去世后,存款有利息吗?

有。从老人去世那天到存款提取那天,这段时间的利息会一起结算,比如定期存款没到期,会按活期利息计算,或者按银行的相关规定计息,不会因为老人去世就没有利息。

2. 继承人未成年,能取钱吗?

能。由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比如父母)带好监护人的身份证、未成年人的身份证或户口本、老人的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去银行办理提取,存款会转到监护人的银行卡里,用于未成年人的生活、教育等开支。

3. 老人在外地有存款,需要去外地办理吗?

需要。存款提取必须去老人存款的银行网点办理,不能在本地银行代办,所以如果老人在外地有存款,继承人得去外地的银行网点办理,流程和材料都和本地一样,建议提前联系银行,确认所需材料,避免白跑。

4. 新规实施前去世的老人,存款能按新规取吗?

不能。新规只适用于2025年新规实施后去世的老人,如果老人在新规实施前已经去世,还是要按以前的规定办理,5万以下也需要办公证,所以建议大家及时了解新规,有需要的尽快办理。

5. 银行会不会拒绝办理?该怎么办?

一般不会,只要材料齐全、符合规定,银行都会按新规办理。如果遇到银行工作人员不了解新规,或者拒绝办理,可以让工作人员查询相关政策文件,或者拨打银行的客服电话投诉,也可以向当地的银保监局反映情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根据银保监会的数据,新规实施后,预计每年能为上亿家庭节省公证费、交通费等支出超10亿元,还能减少继承人的跑腿次数,让存款继承更便捷。而且新规没有降低存款安全门槛,银行会通过多重身份核实,确保存款只给合法继承人,不用担心存款被冒领。

总结一下:2025年存款继承新规,核心是“小额免公证、流程简化”,5万以下存款40分钟就能到账,5万以上有两种便捷方式可选,大大减少了继承人的麻烦。老人在世时提前告知存款信息、立遗嘱,能让后代更省心。新规既保障了存款安全,又体现了人性化,是实实在在的便民政策。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家里有没有遇到过老人去世后存款难取的情况?新规实施后,你觉得能解决实际问题吗?如果是你,会提前让家里的老人做好哪些规划?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看法,让更多人能看懂新规、少跑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