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已故老人卡里的钱?银行:仅密码不行,要这些材料
发布时间:2025-11-17 19:01 浏览量:1
家里老人去世后,整理遗物时发现老人名下有银行卡、存折,甚至还有未到期的定期存款,这是很多家庭都会遇到的情况。不少家属觉得“我知道密码,直接去ATM机取出来或者手机银行转走就行”,可真到银行办理取款,却被工作人员告知“光有密码不够,不能直接支取”。
其实银行不是故意“刁难”家属,而是出于资金安全和合规要求——老人去世后,名下存款就成了遗产,不再是个人可随意支配的财产,必须按法定继承程序办理相关手续,才能合法提取。很多家属因为不懂流程,要么跑了多次还没办成,要么因为材料不全耽误时间,甚至还有人因为操作不当引发家庭纠纷。今天就用最实在的大白话,结合2024-2025年最新银行业务规范、《民法典》继承相关条款和“简政放权”优化措施,把老人去世后提取银行存款的流程、材料、注意事项说透,不夸大难度、不编造政策,只讲能用得上的干货,让家属少跑腿、少踩坑,合法合规拿到应得的遗产。
一、先搞懂:为啥光有密码,也不能直接取钱?
首先得理清核心逻辑,不是银行“卡得严”,而是有法律和安全层面的双重考量:
1. 存款性质变了:从个人财产变成遗产
老人在世时,银行卡里的钱是他的个人财产,凭密码就能自由支取;但老人去世后,账户主体消失,存款就成了遗产,需要由法定继承人共同继承。如果银行仅凭密码就允许支取,可能会导致部分继承人的权益受损,还可能引发家庭矛盾,银行也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2. 防止冒领:保障资金安全
现实中可能存在老人去世后,密码被非继承人知晓的情况。如果银行不核实继承人身份就放行,可能会出现冒领存款的风险,损害继承人的合法权益。所以银行要求提供继承证明材料,本质是为了确认取款人的合法身份,避免资金被非法侵占。
3. 2025年新规:简化流程但合规不放松
2024年底,银保监会联合司法部印发了《关于简化已故存款人存款查询、提取手续的通知》,2025年起全面实施,重点简化了小额存款的提取流程,但“合法继承”的核心要求没变。简单说:小额存款(一般5万元以下,各地银行可微调)流程更简便,大额存款仍需按法定程序办理,既方便家属,又守住了合规底线。
二、分情况处理:2025年提取存款,3种情况3种流程
老人去世后提取银行存款,核心看“存款金额多少”“继承人是否协商一致”“有没有遗嘱”,2025年新规针对不同情况优化了流程,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1. 小额存款(5万元以下):简化流程,凭证明直接办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针对存款本金加利息合计5万元以下的账户,2025年新规明确可以“免公证提取”,不用再跑公证处办继承公证,节省时间和费用。
所需材料:
• 继承人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 老人的死亡证明(医院出具的医学死亡证明、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注销证明均可);
• 亲属关系证明(户口本、结婚证、出生证明等,能证明你和老人的继承关系);
• 老人的银行卡/存折(如果丢失,可先申请挂失再办理提取);
• 《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承诺书》(银行提供模板,继承人签字确认,承诺继承无纠纷、材料真实)。
办理流程:
1. 继承人携带上述材料,到老人存款所在的银行网点;
2. 银行工作人员核对材料真实性,确认存款金额在小额范围内;
3. 继承人签署承诺书后,银行当场办理提取手续,资金直接转入继承人本人银行卡(不支持现金提取,避免风险);
4. 整个流程一般30分钟到1小时就能办完,不用跑多个部门。
注意事项:
• 如果有多个法定继承人(比如老人的配偶、子女都健在),需要所有继承人共同到场,或委托其中一人办理(委托需提供授权委托书和其他继承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 小额提取的限额是“单个账户5万元以下”,如果老人在同一家银行有多个账户,合计金额超5万,仍需按大额存款流程办理;
• 承诺书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后续出现继承纠纷,签署人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所以一定要确保所有继承人都无异议。
2. 大额存款(5万元以上)或有争议:必须办继承公证
如果老人存款本金加利息超过5万元,或者继承人之间对遗产分配有分歧、没有遗嘱,就需要按法定程序办理“继承公证”,这是2025年新规仍保留的核心流程,确保继承合法合规。
所需材料(分两步):
第一步:办继承公证需要的材料
• 所有继承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 老人的死亡证明;
• 亲属关系证明(证明所有法定继承人的身份,比如户口本、亲属关系调查表,可由社区或单位出具);
• 老人的银行卡/存折、存款明细(可先到银行查询打印);
• 无遗嘱的需提供“无遗嘱声明”(所有继承人签字确认);有遗嘱的需提供遗嘱原件及复印件(遗嘱需合法有效,公证遗嘱、自书遗嘱均可,银行会核实);
• 公证费(按存款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各地标准不同,一般几百到几千元不等)。
第二步:到银行提取需要的材料
• 继承公证书原件;
• 继承人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 老人的银行卡/存折(丢失可挂失);
• 老人的死亡证明复印件(银行留存备案)。
办理流程:
1. 所有继承人协商一致,确定牵头办理的人;
2. 携带办继承公证的材料,到当地公证处申请办理《继承权公证书》;
3. 公证处审核材料,核实继承人身份和继承关系,无异议后出具公证书(一般3-5个工作日);
4. 继承人携带公证书及银行所需材料,到银行网点办理提取手续;
5. 银行核对公证书真实性后,办理存款过户或提取,资金转入继承人账户。
注意事项:
• 如果继承人之间有争议,无法协商一致,不能办理继承公证,需要向法院提起继承诉讼,凭法院的判决书或调解书到银行提取;
• 继承公证需要所有法定继承人到场,不能到场的需提供经公证的授权委托书;
• 公证书是银行办理大额提取的唯一合法依据,没有公证书,银行无权放行大额存款,避免后续纠纷。
3. 有合法遗嘱且无争议:凭遗嘱+证明办理
如果老人生前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明确了存款由谁继承,且其他继承人无异议,2025年新规简化了流程,不用再办继承公证(部分银行要求公证遗嘱,具体可咨询网点)。
所需材料:
• 遗嘱原件及复印件(自书遗嘱需有老人签名和日期,代书遗嘱需有见证人签名,确保合法有效);
• 继承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 老人的死亡证明;
• 亲属关系证明;
• 老人的银行卡/存折;
• 其他继承人无异议的书面声明(所有其他继承人签字确认)。
办理流程:
1. 继承人携带上述材料到银行网点;
2. 银行工作人员核实遗嘱真实性、继承人身份及其他继承人的声明;
3. 确认无误后,办理存款提取或过户手续,资金转入继承人账户。
注意事项:
• 如果遗嘱是公证遗嘱,银行审核会更快捷;如果是自书遗嘱,银行可能会要求补充材料(比如见证人证言),确保遗嘱有效;
• 必须提供其他继承人无异议的书面声明,否则银行仍会要求办理继承公证,避免后续产生纠纷。
三、关键准备:这些材料一定要提前备齐,避免白跑
不管是哪种情况,核心材料就几类,2025年新规简化了部分材料要求,但以下这些“核心证明”缺一不可,提前备齐能少跑冤枉路:
1. 死亡证明(必备)
这是证明老人已经去世的核心材料,主要有两种:
• 医院出具的《医学死亡证明》(老人在医院去世的,医院会直接开具);
• 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注销证明》(老人在家中去世的,需先到派出所注销户口,派出所会出具)。
两种证明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银行都认可,保留原件和复印件备用。
2. 亲属关系证明(必备)
用来证明你是老人的法定继承人,常见的有:
• 户口本(能直接体现亲属关系,比如老人和配偶、子女在一个户口本上);
• 结婚证(证明配偶关系);
• 出生证明(证明子女关系);
• 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或单位出具的《亲属关系证明》(如果户口本不能体现,可到这些部门开具,需盖章生效)。
2025年新规明确,户口本、结婚证等能直接证明亲属关系的材料,可替代单独的亲属关系证明,不用再跑多个部门开证明。
3. 继承人身份证明(必备)
所有继承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委托他人办理的,还需提供受托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及授权委托书(需公证)。
4. 存款凭证(尽量提供)
老人的银行卡、存折、定期存款单等,如果丢失或找不到,也能办理,但需要先到银行申请“存款查询”,再办理挂失和提取,流程会多一步。2025年新规允许继承人凭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查询老人的存款信息,不用再提供其他额外材料,查询更方便。
5. 其他补充材料(按需准备)
• 继承公证书(大额存款或有争议时必备);
• 遗嘱(有遗嘱时提供);
• 无异议声明(有多个继承人时提供);
• 承诺书(小额存款时签署)。
四、避坑指南:这5个误区一定要避开,否则会吃亏
很多家属办理时会踩坑,导致流程变长、甚至无法办理,2025年新规下,这5个误区一定要避开:
1. 误区1:知道密码就偷偷取,没事?
绝对不行!如果隐瞒老人去世的事实,凭密码取走存款,属于非法侵占遗产,其他继承人有权起诉要求返还,银行也可能追究相关责任。一旦被发现,不仅要返还存款,还可能影响个人征信,得不偿失。
2. 误区2:小额存款不用所有继承人同意?
要看情况!如果存款在5万元以下,且所有继承人无异议,可由一人代办;但如果有继承人不同意,银行仍会要求办理继承公证,避免纠纷。签署承诺书时一定要确保所有继承人都知情且同意,否则会引发法律风险。
3. 误区3:继承公证太贵,能不能跳过?
大额存款(5万元以上)不能跳过!继承公证是银行认可的合法继承依据,没有公证书,银行无权办理大额提取。如果觉得公证费高,可和其他继承人协商分摊,或咨询公证处是否有减免政策(部分地区对困难家庭有公证费减免)。
4. 误区4:老人有多个银行账户,要分别跑网点?
可以集中办理!2025年医保全国统筹推进后,银行之间的信息共享更顺畅,部分银行支持“跨行查询存款信息”,继承人可凭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到任意一家银行查询老人在所有银行的存款情况,再分别到对应银行办理提取,不用盲目跑网点。
5. 误区5:存款取出来就完事,不用管税费?
目前我国没有“遗产税”,提取老人存款不用缴纳遗产税,但如果存款产生的利息超过一定金额,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2025年个税政策不变,储蓄存款利息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具体可咨询税务部门)。另外,如果老人有未还清的债务,继承人需要在继承遗产的范围内承担还款责任,提取存款前要先核实是否有债务。
五、常见疑问解答:这些问题,很多家属都在问
1. 老人银行卡丢失,不知道密码,也不知道存款金额,怎么处理?
先查询再提取!携带老人的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继承人身份证,到当地任意一家银行申请“已故存款人存款查询”,银行会查询老人在所有银行的存款信息;查到后,再按小额或大额流程办理挂失和提取,不用知道密码也能办。
2. 继承人在外地,不能亲自到场办理,怎么办?
可以委托代办!由能到场的继承人作为受托人,携带所有继承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受托人身份证原件、授权委托书(需公证)、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材料,到银行办理。授权委托书要明确委托事项(比如“代为提取存款”),避免权限不清导致无法办理。
3. 老人的定期存款还没到期,提取会损失利息吗?
2025年新规明确,已故存款人的定期存款,继承人可以选择“提前支取”或“到期支取”:提前支取的,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到期支取的,按原定期利率计息。建议如果存款快到期了,可等到期后再办理提取,避免损失利息。
4. 未成年人继承存款,怎么办理?
由监护人代办!未成年人的父母作为监护人,携带未成年人身份证(或户口本)、监护人身份证、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继承公证书(大额存款),到银行办理提取。存款会存入未成年人的账户,监护人只能用于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支出,不能擅自挪用。
5. 办理提取手续,银行会收费吗?
银行本身不收取“继承提取费”,但可能会收取挂失费(如果银行卡丢失)、工本费(如果需要补办存折)等小额费用,具体标准按银行规定执行;继承公证的费用由公证处收取,银行不代收。
最后说句实在话
老人去世后提取银行存款,看似复杂,其实只要理清情况、备齐材料,按2025年新规流程办理,并不麻烦。银行的要求不是“刁难”,而是为了保障所有继承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后续产生纠纷。
核心就是记住:小额存款免公证,凭证明+承诺书就能办;大额存款或有争议,必须办继承公证;材料一定要提前备齐,避免白跑;不要隐瞒事实偷偷取款,否则会承担法律责任。
如果觉得流程复杂,可提前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比如工商银行95588、农业银行95599)咨询,或到当地政务服务中心的“遗产继承综合窗口”咨询,很多地方已经开设了一站式服务,能节省不少时间。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有需要的家属,让大家在处理老人遗产时少走弯路、少踩坑,合法合规地拿到应得的存款。如果觉得有用,不妨转发给身边的亲友,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实用信息;如果大家还有具体疑问,比如不知道当地小额存款限额、授权委托书怎么写,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力为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