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重病老人被银行要求现场取钱致死,原来是老人的女儿撒谎了
发布时间:2025-05-16 19:01 浏览量:3
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的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
2024年5月14日下午,湖南省株洲市田心街道中国农业银行支行门口,一位年过六旬、身患重病的老太太在轮椅上停止了呼吸。
在她生命的最后一个小时内,她被女儿推到了银行门前,目的是取出自己存于银行的一笔五万元定期存款。
家属拍下现场视频上传网络,控诉银行“逼迫病重老人到场取款致死”,迅速在社交平台上掀起轩然大波。
是银行死守流程,缺乏温度?还是家属情绪失控,导致悲剧发生?
5月14日下午16点09分,陈女士和妹夫推着一辆轮椅,出现在中国农业银行株洲田心支行营业厅门口。
轮椅上,坐着62岁的彭女士,双眼紧闭,面色苍白,无任何回应。
此前,陈某已经三次尝试在柜台取出彭女士名下的5万元定期存款——这是彭女士名下唯一一笔积蓄,于4月30日刚到期。
家属表示,这笔钱最开始就是打算给老人治病用的。
更紧迫的是,在当天下午之前,他们曾三次尝试使用密码取款,但因密码连续输错导致账户锁定,不得不另寻他法。
银行方面则表示,陈某(彭女士的大女儿)在第一次尝试取款时没有明确说明母亲病重,仅仅是在密码输错卡被锁定之后强调人无法到场,员工按流程告知其需要本人亲自来。
根据监控与员工记录,彭女士在现场表现出极度虚弱,无法自主应答,几乎失去意识。
工作人员见状紧急启动绿色通道,说明这种情况其实可选择上门处理,不需要其他手续,预约就好。
而且病人处于急救状态时可以直接将钱打入医院的账户,但陈某当时依然未表态,还坚持“现在就要取钱”。
银行人员再次建议,可以让小女婿将老人送回医院,由陈某一人留在网点处理手续,避免老人继续受累。
然而此时,家属仍坚持老人不离场,甚至明确表示不打算去医院了,“不是为看病,是准备后事”。
17点左右,彭女士被推出营业厅门口透气,当时她的面色已经呈现灰白色,身体明显僵硬。
几分钟后,她倒在门外地砖上,现场视频显示,家属慌乱呼叫120急救,但为时已晚。
急救人员赶到后确认死亡。
现场随即陷入混乱,家属拍摄视频,并在当晚发布至网络平台。这段时长不长的视频迅速发酵,引发舆论轩然大波。
5月14日晚至15日凌晨,视频在各大平台刷屏,热搜关键词“银行逼病重老人取款致死”迅速登顶。
“制度冷血”“银行太教条”“金融机器压人命”的标签接连而至,评论区里一片愤怒。
但仅仅不到24小时,风向发生反转,5月15日,中国农业银行株洲分行发布声明,除了对彭女士表示哀悼外,还提及客户曾被告知可预约上门服务,然而陈某执意带老人前来。
银行已启动绿色通道,配合办理,并多次提出先送老人去医院却遭到拒绝。
一位支行工作人员补充道:“只要授权签字没问题,我们是可以上门办理的。”他还提及,本支行此前已有多起类似服务经验。
网络评论随之出现变化,一部分人开始质疑家属的决策逻辑,指出:“如果不是救命用钱,何必坚持老人来?银行又不是诊所。”
“这女儿撒谎吧,就算最开始不知道上门预约,人抬过来了不就知道了,赶紧给老人送回去,不折腾这一个多小时在医院说不定还有救。”
然而银行与家属的说法却不一致,彭女士的侄子彭先生表示:“我们不是故意为难银行,而是真的不知道有上门取款这种方式,否则不会抬人来。
老人本就虚弱,在银行里等了半小时,连人脸识别都做不了。”他同时强调:“银行没有告诉我们更简单的解决办法。”
而银行员工则称,“我们解释过好几遍,可对方情绪很激动,一直要求‘现在就取’,不愿配合其他方式。”
另一个焦点,是家属是否因情绪失控而强行要求老人留在银行现场。
根据支行监控记录和在场人员回忆,家属在柜台前多次强调“我们不是为看病,是准备后事”,且坚持“今天必须把钱取出来”。
这让不少人开始质疑:如果老人已病重不治,为何不选择授权代办,非要本人到场?甚至网友们怀疑,家属就是想要钱,不然老人怎么会从来没告诉过子女密码。
但也有人在评论区现身说法,表明曾经带84岁的父亲去银行办卡却遭到百般推辞,逼不得已大闹扬言公布到网上才的已解决。
彭女士的离世,或许原本可以避免,上门预约制度本就是为了便民服务而推出,大家却都不知道有这项服务,那有怎么谈得上便民呢?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
——完——
审核|蜉蝣
信源:红星新闻 2025-05-15 19:23《病重老人在银行取钱时去世 涉事银行:家属未说明老人身体情况 知情人称来时已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