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现在已经是老人不敢扶,难道还要再添上一个异性不敢救吗?

发布时间:2025-07-15 21:00  浏览量:2

文丨画未

她倒下的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大白天,城市的街头,行人如织。

一个女人突然晕厥,像断了线的风筝,直直坠落在人群中央。

有人惊叫,有人慌张,更多的人本能地后退,真正挺身而出的,却只有一位中年男人。

没有多想,他冲上去,跪地,双手交叠,拼命按压她的胸口。

那一刻,命悬一线,可在救人之后却被部分网友质疑。

事情发生在湖南衡阳,一个普通的下午,盘先生,本地一所医学院的老师,带着孩子去书吧。

刚骑过路口,突然发现对面马路上围了不少人,一名女子面色惨白,倒在地上一动不动。

旁边正有一位穿便装的女医生在抢救,但她已经筋疲力尽。

盘先生没有犹豫,跨过护栏,冲到女子身边,专业的急救知识和医生的责任心让他本能地跪下,接力进行心肺复苏。

他和女医生轮流按压,十几分钟,汗水浸湿了衣服,手臂都快抬不起来,家属焦急地守在一旁,女医生一边观察,一边给120打电话。

终于,女子微微睁开眼,呼吸与脉搏恢复了,救护车赶到,把她和家属一起送往医院。

盘先生看着人安全上车,这才默默离开。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所有人都会为盘先生点赞,但现实总比故事荒诞。

路人的手机拍下了整个救人过程,视频上传网络后,评论区炸了锅。

大多数人都在夸赞盘先生见义勇为,救死扶伤。

但偏偏有那么几个声音,冷不丁地冒出来:“为啥不让女的来按?”“是不是借机袭胸?”

看着这些评论,盘先生彻底傻眼了。

他一腔热血,换来的却是指责和怀疑。

“如果早知道会这样,我可能真的不会出手救人。”

这句话,透着苦涩和无奈。

目击者与网友态度

现场的目击者都看得明明白白:女子昏迷,命悬一线,救人争分夺秒。

盘先生全程动作专业,专注于急救,哪有什么“占便宜”的想法?“要不是他及时出手,这人可能就没命了。”

一位目击者说。

女医生也在现场,她累得汗流浃背,根本没空去管什么“男女有别”。

家属更是感激涕零,救命哪还分男女?命都快没了,还在乎这些?

可偏偏网络上,部分网友却在“吹毛求疵”,死揪着性别不放。

有人留言:“我是女的,如果我昏迷,请随便救我,救命最重要!”

也有不少网友愤怒地说:“这种时候还挑性别,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但就是这极少数的质疑,经过媒体推波助澜,成了“全民热议”的话题。

明明评论里支持救人的声音占绝大多数,但媒体偏偏把那一两句“袭胸”的留言放大成“网络争议”。

吃瓜群众被引导,事态发酵,盘先生的救人之举,反倒成了被审判的对象。

法律角度解读

这个时代,见义勇为,难吗?其实,法律早就给出了明确保护。

《民法典》第184条,紧急救助造成损害,救助人不担责。

简单说,救命第一,其他都靠边站。

心脏骤停,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

此时此刻,不拼命抢救,等着救护车,等于“等死”。

心肺复苏的标准操作要求,按压点必须在胸骨中下段——也就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别说“异性”,哪怕亲妈来了,也得按这个位置。

力气小了压不下去,按错地方救不活。

只有专业、到位的按压才有活命希望。

“袭胸”?“猥亵”?这根本是无稽之谈。

法律、医学、常识都站在救人这边。

盘先生的每一个动作,都有120记录、医院证明、现场目击者作证。

针对恶意造谣和诽谤,法律同样有“杀手锏”。

《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都明确规定,造谣传谣的,情节严重能判三年。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网友呼吁

这场闹剧,让不少网友忍无可忍。

有人说:“以后谁还敢救人?老人摔倒不敢扶,现在连昏倒的女人都不敢救了?”

有网友气得直言:“我是女的,命重要,救命的时候还分什么男女?真有本事,你来救!”

一位陕西网友说得很直白:“网络实名制很有必要,别让喷子胡说八道,坏了社会风气!”

还有网友建议:“造谣的就该追究刑责,让他们尝尝法律的厉害!”

不少网友回忆起当年的“彭宇案”。

那时候,路人扶了老人,反被讹诈。

自此之后,路上老人摔倒,大家都绕着走。

现在,异性救人又被污名化,难道以后人人都袖手旁观,见死不救?

网络暴力、道德绑架,这些原本是为了保护弱者的“正义”,却成了伤害好人的利器。

救人者流血又流泪,恶意者却逍遥法外。

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

结语

人在生死关头,救命的手却被“道德”捆绑,这不是文明进步,而是人性的倒退。

从“老人不敢扶”到“异性不敢救”,难道我们社会就要这样一路滑坡下去?

你怎么看?如果是你的亲人倒在地上,你愿意让好心人成为“被审判的英雄”吗?留言区聊聊看法吧。

也许你的一个声音,能让更多人勇敢伸出援手。

别让冷漠和恶意,成为这个时代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