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风采录(107)】赵怡威:扎根基层做尖兵
发布时间:2025-07-17 05:53 浏览量:2
赵怡威,中共党员,松滋市第七届人大代表,现任新江口街道综合执法中心主任。脱下军装的他,延续军人本色,迅速适应角色。全心全意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脱下军装 仍然争当尖兵
退伍就业,他仍然保持着军营的传统和作风,勇当尖兵、冲在最前。他说:“虽然我离开了军营,但在新的岗位上,我仍然要争当尖兵,要对得起组织和群众的信任”。
2021年,全省统一实行的城市综合执法改革落地,赵怡威调任松滋市新江口街道综合执法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当时正处在改革的初期,城市综合执法改革由部门为主转向综合执法;由“条条”为主转向“块块”为主,牵涉面广,工作量大。不少同事面对工作有了畏难情绪,赵怡威态度坚决地说,拥护改革不抱怨,践行改革不退缩,领导交办不还价。言必信,行必果,他积极争取领导支持,迅速组建作风优良、敢打硬仗的执法队伍。同时根据街道党工委的部署,开展了“学党史、明初心”专题活动,把“牢记初心使命,感悟思想真谛”真正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在道路清障、城市拆违、垃圾清运等一系列工作中,不断磨练队伍,提升工作能力,增强服务能力;在节日值守、应急预备期间,他常常坚守岗位、枕戈待旦。为了让工作迅速进入正轨,他做好新婚妻子的思想工作,取消了原定计划中的蜜月旅行。身兼多重身份,他深知责任重大,面对困难,他冲锋在前,争当尖兵。
服务基层 牢记群众利益
新江口街道综合执法中心成立之后,工作的区域重点是新江口城东区域,他在初步了解情况后,并没有武断执法,考虑到城东流动摊贩较多,大多都是以此营生,他凡事先思考对群众的影响,多想一层,多做一些。首先是开展政策宣传,争取群众支持。他组织人员每天沿着城东金松大道徒步宣传,对沿街商铺、摊贩挨家挨户进行法律政策的宣讲、解读。在不影响居民生活环境及交通运行的前提下,他们申请了临时的摆摊点,并与每个摊贩签订协议规范摆摊时间,让临时摆摊点成为摊贩们集中营业的点位,既维护了市容市貌,又保持了人间烟火气。在辖区内,有一家早餐铺经营者总是临时摆摊设点经营,赵怡威多方了解了老板的具体情况,得知摊贩老板不是本地人,儿女不在身边,自己也没有一技之长,唯一能做的就是开早餐店,但是由于租不到门店,只能在空地上摆摊设点。赵怡威特意等到老板收摊后和他沟通,并四处联系出租商铺,多次的沟通让他赢得了老板的信任,也让该老板的经营固定下来。
由于城东的地理位置特殊,附近沙场、拖沙车辆较多,空气中弥漫着灰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听到群众议论,赵怡威记在心中,立即对附近的沙场进行调研,他跑遍建筑工地,约谈渣土(运沙)车辆运输公司,再次重申纪律要求,反映群众诉求,明确规定运输路线、时间进行规划登记。当发现路面有抛撒物及扬尘时,他都及时组织人员对路面进行清理及洒水降尘处理。经过跟踪督办,整个城东的环境达到居民满意的标准,为“五城同创”的顺利进行贡献了力量。
立足岗位 积极建言献策
近年来,城市居民拥有的汽车数量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城市硬件设施不完善,停车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原因,城市“乱停车”的问题也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迅速发展而日益凸显,而城市交通状况关系着每一位市民的出行,是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的体现。立足城市综合执法中心岗位,赵怡威利用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连续2年提交了《关于提高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综合利用率的建议》《关于新江口街道白云路设置“潮汐车位”的建议》。他发现,为解决中心城区车辆行驶拥堵、道路破损的问题,市政府于 10 月开始对二环路道路进行维修改造,现已改造完毕,并未规划停车位。二环路周边存在多家夜宵门店,仅靠人行道上规划的停车位不能满足停车要求,晚间车辆停放无序,致使交通拥堵,停车难,特别是夜间出租车代驾人员长时间逗留于此,更增加了夜间车辆行驶的安全隐患。
为此,他广泛征求同事和周边居民的意见,提出了加大潮汐车位建设力度,建立更加规范的车位使用管理体系,提升车位管理效率等建议。推动建设了一批公共停车场,加强了城区停车秩序管理,金松集团推出停车月卡、年卡等活动。在督办过程中,他多次联系督办建议办理单位,助推在白云路人行步道上施划汽车停车泊位,摩托车停车泊位数百个,街道在临近白云路段兴建富源路停车场,极大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有了军营的磨练,到哪里都不失军人的本色,有了群众的信任,到哪里都不忘人大代表的身份。党指向哪里,他就冲向哪里,在任何岗位,他都坚持做人民的子弟。他说,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他作为人大代表最荣幸的事情,也是他始终应该坚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