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卧床老人开药难?这4招轻松解决,比跑医院靠谱

发布时间:2025-08-29 15:40  浏览量:1

家里有90岁卧床的老人,最愁的莫过于定期去医院开药。老人经不起折腾,家属跑断腿还可能白忙一场。其实现在有不少方便的办法,不用把老人抬去医院也能开到药,今天就把这些实用招数学起来。

家庭医生上门,问诊开药一步到位

现在很多社区都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卧床老人完全可以“请医生到家”。提前打个电话给签约的家庭医生,说明老人卧床的情况和需要开的药,医生会带着设备上门问诊,量血压、听心率这些基础检查都能做。确认病情稳定后,当场就能开出处方,家属拿着处方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合作药店,就能直接取药。

北京的王阿姨就靠这招解决了大问题,她父亲92岁卧床多年,每月家庭医生都会上门两次,不仅开常用的降压药、降糖药,还能及时调整用药剂量。“不用来回挪老人,医生上门还能顺便看看老人状态,比自己猜着买药放心多了。”王阿姨说。

线上问诊购药,药品直接送上门

如果老人病情稳定,用药规律,线上问诊购药更省心。打开老人定点医院的官方APP,找到“线上问诊”板块,上传病历、最近的检查报告和正在吃的药盒照片,简单描述一下老人的状态,就能挂到相应科室的号。医生在线看完信息,会开好处方,审核通过后就能直接在平台上买药,顺丰快递到家,最快第二天就能收到。

上海的张先生试过这种方式,他母亲长期吃治疗心脏病的药,线上问诊时医生还特意提醒“最近气温变化大,注意监测心率,有异常随时联系”。现在他每月线上复诊一次,药品直接送到家,省去了请假跑医院的麻烦。不过要注意,线上开药适合慢性病稳定期,急症还是得及时送医。

家属代开有技巧,带齐材料少跑腿

要是老人一直吃固定的药,家属代开也是个办法,但得带对材料。身份证、医保卡是必须的,最好再带上最近一次的病历本、检查单和正在服用的药盒——医生能通过这些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用药。现在很多医院都有“老年人绿色通道”,代开药品可以优先挂号,不用排长队。

更方便的是“长期处方”政策,像高血压、糖尿病这类慢性病,医生一次能开1-3个月的药量,意味着家属最多三个月跑一次医院。广州的李女士就享受到了这个便利,她父亲的降压药一次开三个月,省去了频繁跑医院的折腾,“医生还会在处方上写清楚每种药的吃法,生怕我记错”。

医院专项上门服务,复杂情况也能应对

对于病情稍复杂的卧床老人,有些医院有专门的“高龄患者上门医疗服务”。比如三甲医院的老年科或全科医学科,提前打电话预约,说明老人卧床、行动不便,医院会安排医护人员上门,除了开处方,还能做简单的护理指导。

不过这项服务不是所有医院都有,需要提前咨询老人的定点医院。杭州某三甲医院的护士说:“上门时我们会带便携式药箱,除了开药,还能帮老人换尿管、褥疮护理,相当于把门诊服务搬到了家里。”

照顾卧床老人本就不容易,开药这件事完全可以更省心。选对适合自家情况的方式,既能减少老人的痛苦,也能让家属少些奔波。需要提醒的是,无论用哪种方式,都要把老人近期的身体变化及时告诉医生,确保用药安全。你身边有卧床老人吗?这些方法用过哪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