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专家提倡:超过55岁的老人,宁可做家务,也别出去做这6件事
发布时间:2025-08-29 15:37 浏览量:1
人到老年,身体像一台用了几十年的机器,零件虽还能用,但已经没有年轻时那么灵活、结实了。
老年人有个误区:怕闲着,觉得越动越健康。其实动得不对,比不动还伤身。
有些事,看起来热闹、锻炼身体,做起来却可能悄悄透支健康。
很多公园早上六七点就聚满了人,太极、广场舞、甩大绳,热闹非凡。可一到夏天,太阳强烈,紫外线像刀子一样割皮肤,尤其对年纪大的人,皮肤薄,抵抗力弱,容易被晒出红斑、水泡。
有研究指出,老年人皮肤的黑色素减少,对阳光的抵御力比年轻人低不少。长期暴晒,不但晒黑,还容易诱发皮肤癌。更关键的是,一旦中暑或者脱水,老年人反应慢,不容易第一时间察觉,等感觉不适时,身体已经被伤得不轻。
如果实在想活动,最好选清晨五六点,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或者就在屋里,拉拉筋、做做缓和的体操,也能达到效果。
很多子女看父母精神好,就带着他们一起去爬山,想着锻炼身体、亲近自然。可是山路不比平地,一个不小心滑一下,后果可能不只是摔一跤那么简单。
老年人的骨头密度降低,尤其是髋部骨折,一旦摔了,往往得躺床上好几个月。有数据显示,70岁以上老人发生髋部骨折后一年内的死亡率高达20%-30%。
不仅如此,山路空气稀薄,心肺功能弱的老人容易出现胸闷、心慌、气短。别看一开始还能走,走到一半腿抖、喘不上气,就算坐下休息,也恢复得慢。身边又没有医生,一旦出事,救援都困难。
老人锻炼,平路慢走最安全。哪怕每天在小区里走个三五圈,也比上山下坡来得稳妥。
现在街头巷尾经常有“免费体检”“送鸡蛋”的活动,很多老人图个实惠就去了。可没想到,体检变成了“推销大会”。
一些非法机构专盯着老年人,体检只是幌子,目的就是卖所谓的保健品、治疗仪、穿戴设备。这些东西包装得像高科技,宣传得天花乱坠,价格还不便宜,可真正有用的没几个。
有些老人听信这些人说“吃了这药就不用吃医院开的药”,结果把原本控制得挺好的高血压、糖尿病都放任不管,反而加重了病情。
正规医院体检虽然不送鸡蛋,但结果真实、医生专业,才是真的对身体负责。
不少人路过超市门口看到试吃摊,香味扑鼻,馋了就来一口。可这些食物多数是加工制品,像香肠、熟牛肉片、烤鸡块,看起来热气腾腾,实则反复加热、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滋生细菌。
老年人的胃肠功能变弱,对食物里的细菌抵抗力差,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容易引起腹泻、呕吐、肚子绞痛。而腹泻对老人来说不是小问题,脱水后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严重时还会影响心脏。
这些试吃食物普遍偏咸、重油,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更是火上加油。就算嘴馋,也别在这种地方凑热闹。
跳舞本是锻炼身体的好方式,可现在的广场舞,音响一个比一个大,震得地面都嗡嗡响。这样的分贝,别说老人了,年轻人听久了耳朵都受不了。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长期处于超过85分贝的环境中,听力会慢慢下降。有些老人跳完舞回来,耳朵发闷、嗡嗡响,时间一久,可能发展成听力减退或耳鸣。
跳舞人多地滑,不少老人因为脚步没跟上节奏,摔倒造成膝盖扭伤,甚至骨折。跳舞但得选个安静点的地方,音乐音量调小,鞋子穿稳当,别为了热闹,把自己弄伤了。
不少老人习惯早起,去早市转转,买点菜,顺便看看有没有便宜货。可一到节假日,早市人挤人,空气混浊,走路都费劲。
人多、空气不流通,再加上早上气温变化大,很容易引起血压波动。有些老人本身就有高血压或心脏病,在这种场合里转一圈,回来后觉得胸口闷、头发晕,甚至出现短暂性晕厥。
有些菜市场地面湿滑,摔一跤就得躺床上几个月。其实早市的便宜也没便宜多少钱,真想买菜,不如让家人或邻居代买,或者等人少的时候再去,安全才是最值钱的。
人上了年纪,身体就像老房子,哪块砖松了自己最清楚。不是越热闹的活动越适合老人,也不是越动越健康。真正对身体好的,是那些能让人安安稳稳地动起来的事,比如打扫屋子、擦窗户、做一顿饭。
这些家务活看起来不起眼,却包含了走动、弯腰、伸展等动作,既能锻炼,又能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每天做点,不但身体舒服,心情也更舒坦。
比起在外面被吵闹、拥挤、危险包围,不如在家里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把厨房擦得亮亮堂堂。动得安心,才是真的健康。
不少老人觉得自己吃得挺好,牛奶、鸡蛋都没少,可一查骨密度却发现在下降。这跟钙不钙的关系不大,而是缺了维生素D。
维生素D就像是带路的向导,帮钙找到骨头的位置。没有它,吃再多的钙也吸收不了。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阳光,可现在很多老人怕晒太阳、出门少,体内维生素D水平一低,骨头就开始悄悄变脆。
《中华老年学杂志》曾报道,超过60岁的中国老人中,维生素D缺乏率超过60%。补D并不复杂,早上阳光柔和时,晒15分钟胳膊和小腿就够了。如果实在晒不到,也可以在医生建议下吃点维生素D补充剂。
很多老人有个习惯,小病不当回事,头疼脑热就忍着,觉得“熬一熬就过去了”。可年纪大了,身体反应慢,有些病一开始不明显,等疼得受不了才看医生,往往已经拖成了大问题。
比如脑梗,前期可能只是手脚轻微麻木、说话含糊,很多人当成累着了。结果一觉醒来,半边身子动不了了。又比如慢性胃病,反复烧心、胀气,忍久了可能变成胃癌。
老年人最该学的,不是忍,而是听身体说话。哪怕只是总觉得累、没胃口、晚上老醒,也要去正规医院查一查。身体不舒服,不是老了的正常现象,而是身体在求救。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贾建文,张慧,王春玲.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44(01):115-118.
[2]孙丽萍,赵志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管理研究进展[J].中华创伤杂志,2023,39(08):734-738.
[3]陈明,杨玉.老年人噪声暴露与听力下降的关系[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24,22(03):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