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王茂泽老人与姐姐同获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章
发布时间:2025-09-03 09:14 浏览量:1
盛夏济南,千佛山脚下,一份国家的荣光,送达一位96岁抗战老兵的手中。
2025年8月,王茂泽老人用双手郑重接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指尖摩挲着纪念章上的纹路,他的记忆瞬间回到八十年前的烽火岁月。
图:2025年8月,王茂泽老人在济南家中手捧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受访者提供)
日寇入侵时,王茂泽正在家乡山东荣成镆铘岛上学。
“日本鬼子占领石岛,每个礼拜都开小汽艇来抢东西,进百姓家里抓鸡。学校一听说鬼子来了就停课,大家赶紧跑,把书藏好,躲鬼子。”王茂泽老人至今记得家乡被日寇侵犯时的场景。
1945年春节过后,八路军胶东军区5师13团派出的扩军工作组,恰好来到王茂泽的家乡招兵。他二话不说,跟着部队就走了。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八路军来了就唱歌,唱得人心里亮堂!”王茂泽老人回忆起参军的场景:“我们5个同学一合计,就跟着走了。那时候才十五六岁,也没啥高尚的觉悟,心里就想着出去打日本鬼子。”
他和同学们走了3天,到了乳山姜格村,后被带到胶东军区5师13团驻地报到、验兵,正式编入部队。
同学们年纪都不大,出来参军,父母多数不知情。
“其中1名同学年纪比较小,出来后很想家,非要我陪他回去。”王茂泽心想,既然出来了,就不能回头。就这样,他坚持了下来。
到部队后,王茂泽被分配学救护,很快就在1945年5月迎来第一场战斗——攻打昌邑明家郜据点。
“怕不怕?”
“头一回上战场,哪能不怕?”
面对大众新闻记者,王茂泽老人坦言,那时候年纪小,根本不知道打仗真的会死人。“可真打起来了,怕也没用。我就专心抢救伤员。”
那时候战士们使用的最好的枪,就是从日本鬼子那儿缴来的“三八大盖”。机枪不多,也都是缴获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胶东地区尤其是青岛的日、伪军,依然存在侥幸心理,拒不投降,负隅顽抗。
这年8月26日傍晚,天刚刚擦黑,王茂泽所在的胶东军区5师13团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向盘踞即墨城拒降的日、伪军发起猛烈进攻。
“那里的守军有日军、伪军,还有国民党地方部队混在一起。我们是从东北角开始攻的,先清外围的铁丝网,再用炸药炸城墙根。八班班长带着全班率先登城。有个日本军官举着刀冲过来,班长一个箭步,直接把他刺倒——突破口就这么守住了。营长在城下指挥,七连、九连跟进扩大突破口……”80年过去了,王茂泽老人的脑海中,那晚的攻城画面依然清晰,犹如放电影一般。
即墨城歼灭战全歼守敌3000余人,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20余挺、汽车10辆和其他军用物资一宗。
抗战时期的战斗急行军,无疑是对年轻战士意志力的挑战。
第二天天亮,王茂泽和战友走出30多里地,暂时得以休息。“此时,四连负责警戒,发现了敌人。他们负责掩护机关后撤,部队把敌人打跑了。我们又去接着打平度。那里的鬼子听说我们要来,早早就跑青岛去了。”王茂泽老人说。
1929年出生,1945年2月参军,1946年3月入党,当过卫生员,干过卫生班长……抗战胜利后,王茂泽又先后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战役、抗美援朝等大大小小上百场战役,4次立功。身上的伤疤,成了他最珍贵的“勋章”。
让王茂泽老人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济南战役。当时,他在华东野战军九纵25师73团3营卫生所任卫生班长,跟随突击部队冲锋在前,全程见证了这支英雄部队突破防线的壮烈过程。登上城头当日,王茂泽所在的73团被授予“济南第一团”的光荣称号。
1979年,他转业到山东省卫生防疫站(现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0年离休,始终保持军人本色。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章……王茂泽老人手里拿着2枚沉甸甸的纪念章,介绍起家里姐弟四人投身革命的经历。
图:2025年8月,王茂泽老人收到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章。
“二姐、三姐、弟弟也相继从胶东渔家走出,走上了革命道路。家里兄弟姐妹六人,四人投笔从戎。其中我和两位姐姐都参加了抗日战争。”王茂泽老人介绍。
今年8月,王茂泽老人和三姐都收到了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章。
“十年前,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我和二姐、三姐,每人获得一枚纪念章。”王茂泽老人说,“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二姐不在了,但她的革命精神将会被铭记。”
96岁仍每天收听收看新闻,王茂泽老人对国家发展如数家珍:“抗战年代,共产党让人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地种,不受剥削,不受压迫。现在粮食年年丰收,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突破1.4万亿斤,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捧在自己手里。2024年高铁营业里程达到4.8万公里……”
八十载沧桑过,战火已远,记忆犹新。纪念章无声,却铭刻了一个家庭的忠诚,和一个民族的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