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到十五中元节这些忌讳别犯 老人说的和科学解释其实有道理
发布时间:2025-09-05 10:30 浏览量:1
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是中元节,南方北方过节时间不同,比如广东广西十四这天烧纸钱,北方多数十五才祭祖。老辈人特别提醒这天有五个忌讳不能犯,说是传统也是有道理。
现在年轻人不太在意这些规矩,但家里老人还是认真遵守。中元节除了祭祖还有放河灯、给孤魂烧纸的习俗,在云南曲靖,晚上街边画圆圈烧纸衣,还要朝四周泼饭菜汤水。
第一个忌讳是不能乱说鬼怪的事。老人们觉得这天是缅怀先人,不该聊恐怖话题吓到孩子老人。加上有些人本来就怕黑,说了反而让他们心慌。
第二个是别在外头喝晚酒。天一冷,喝醉容易着凉生病,万一走路不稳踩到人家烧的纸钱,弄不好会吵架。尤其是路口多,光线又暗,容易出事。
第三个忌讳是筷子插饭碗中间。以前祭祖供品会摆香,这样放筷子像在学祭拜动作,显得不尊重。虽然现在没人较真,但老人还是会觉得不吉利。
第四个是晚上别大声吵闹。这天很多人在祭祖,说话轻点是对逝去亲人的尊重。有人半夜吹口哨喊别人名字,容易把人吓着,甚至惹麻烦。
最后是别把祭祖剩下的东西带回家。纸钱纸衣烧完就完事,留着没用还占地方。供过的食物最好当天吃完,放久了容易坏,吃坏肚子不划算。
云南这边祭祖还有特别规矩。家家户户在路边画灰圈烧五色纸衣,边烧边叫逝者名字,意思是要让祖先明确收到。泼的汤水是给无主野鬼的,防止他们纠缠活着的人家。
今年七月有个特殊现象,中元节和白露节气挨着特别近。查资料发现因为闰月影响,2023年白露在七月廿四,这样节气重叠很少见。老人们说这年要注意保暖,别因为天气转凉生病。
现在城里年轻人过节方式变了。有的人用手机AR软件虚拟烧纸,扫墓改成微信发圈。但很多老小区晚上还是能看到老人拿着香烛,安安静静在路口摆供品。
有些忌讳其实有科学道理。比如中元节前后天气转凉,熬夜着凉容易感冒,这和老人忌讳晚归的说法一致。祭品放太久变质确实该扔掉,不会因为迷信才这么做。
农村地区保留更多传统。云南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扫墓,中元节烧纸衣的双重仪式。年轻人虽然觉得麻烦,但逢年过节还是会按老人要求准备。
城市里的年轻人对禁忌越来越淡,但家里老人还是守规矩。有次朋友聚会,长辈听到有人开玩笑说鬼故事,当场板起脸让大家别闹。
中元节本质是纪念先人,不管有没有忌讳,孝道是核心。现在很多人觉得封建迷信没必要,但尊重老人的习惯,体谅他们的心理需求,也是种孝顺。老规矩慢慢变淡,但那份心意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