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要远离“施害者快感”
发布时间:2025-09-24 10:20 浏览量:1
三五句话确实说不清,为什么有些老人本该安享晚年、受人尊敬,却反而成了大家避之不及的对象。跳舞、打牌、暴走,这些本是寻常的休闲方式,可一旦影响他人、不顾公共秩序,就变了味道。表面看是行为问题,深层看,其实是心理和思维模式的问题。有些老人在这些行为中获得一种扭曲的快感——别人越无奈、越生气,他们反而越得意。这种“施害者快感”让他们在伤害他人时毫无愧疚,甚至觉得理所当然。他们占着车道喊口号,看到车辆被迫停下,竟感到骄傲;他们在公园高声喧哗,看到年轻人劝阻无果、气急败坏,便觉得自己赢了;他们打麻将到深夜,赢钱后还嘲笑输家,全然不顾对方的感受。这种幸灾乐祸的心态,早已偏离了健康的老年生活应有的样子。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行为往往得不到有效制止。一些受害者选择忍让,怕惹麻烦,结果反而助长了这种风气。就像“煤气灯效应”一样,施害者在一次次得逞中更加肆无忌惮。老人退休后脱离了单位的约束,社会又往往因年龄而宽容,久而久之,便滋生出“我老我有理”的心态。他们忘了,尊重不是年龄赋予的特权,而是行为赢得的结果。
其实,改变并不难。关键在于自省。若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很多冲突就能避免。想想早起赶课的孩子,想想上夜班归来的邻居,老人自然会愿意错峰出行、降低音量。当听到批评时,不必急于反驳,反而应虚心倾听,若多人如此说,那便是真有问题。人老了,不等于完美了,反而更应保持谦逊,持续修正自己。
真正受人尊敬的老人,从不倚老卖老,而是主动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们捡起地上的垃圾,牵着孩子过马路,关心更年长的邻居,积极参与社区事务。这样的老人,不仅活得有尊严,也赢得了真正的敬爱。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只要心存善意,遵守规则,关爱他人,老年依然可以温暖而明亮。子女也应多陪伴父母,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像当年父母教导我们那样,耐心引导。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无论年轻还是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