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长期吃降压药的人,一定要记得,多补充这3种维生素!
发布时间:2025-11-18 11:20 浏览量:1
很多人觉得降压药吃上就得一辈子断不了,反正每天早上吞一粒,也不难受,血压稳得住就行。
但很少有人注意,降压药吃久了,其实不只是控制住了血压那么简单,身体也在悄悄发生一些变化。有的早起头昏、有的脚底发麻、有的牙龈老出血,还有的总觉得累,怎么睡都不够。
这些事儿看起来没啥大毛病,可背后的机制要是细抠一下,往往都和营养代谢挂钩。尤其在长期服用某些常见降压药时,有三类维生素特别容易缺。
先说维生素B族,很多人光知道它是“营养神经”的,其实它在心脑血管健康这块也挺关键。
降压药中,像利尿类的比如氢氯噻嗪,还有一些老年人常用的血管扩张类药,长期使用会促进水溶性维生素从肾脏代谢加快。
B族维生素恰恰就是水溶性的,尤其是维生素B1、B2、B6、B12这种,一旦补不回来,神经功能会受影响,表现出来就是手脚麻木、注意力差、情绪不稳,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贫血、口角溃疡、胃口差等症状。
不光如此,维生素B6和B12参与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这个指标很多人没听说过,但它跟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关系特别密切。
研究发现,如果B6、B12水平不足,同型半胱氨酸就会升高,导致血管内皮受损,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有研究样本显示,长期服用利尿类降压药超过一年的人群中,约有四成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B缺乏,特别是老年女性比例更高。这种维生素缺乏表面看没啥事儿,但实则是身体在透支代谢力。
再来看维生素D,这个被很多人误解成“只管钙吸收”的东西,其实对血压控制也有作用。维生素D能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这套机制在高血压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有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D的人群,血压更难控制,甚至有些人用药效果差,其实就是因为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偏低。
另外,像钙通道阻滞剂这类降压药,虽说控压平稳,但也可能间接影响钙磷代谢,这时候维生素D如果不足,就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腿软走路不稳、牙齿松动等问题。
维生素D缺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群体中特别常见。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有超过六成的个体维生素D水平低于推荐范围。
其中,长期居家、晒太阳少、饮食结构单一的老年人,缺乏风险更高。
而很多人明明血压控制得不错,骨密度却一年年在掉,睡眠也越来越浅,情绪焦虑,总感觉没精打采,查了半天其实就是维生素D不足在作怪。补回来之后,不光骨头有劲,连血压波动也更稳定了。
再说叶酸,这玩意儿名声不大,但作用挺关键,特别是对降压药人群来说。叶酸其实也属于维生素B族的一种,它在人体内参与核酸和氨基酸代谢,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有效降低同型半胱氨酸。
中国高血压指南里明确提到,部分高血压患者在治疗中可以联合使用叶酸来辅助降压,特别是在同型半胱氨酸偏高的患者中,叶酸联合常规降压药物能显著降低卒中风险。
叶酸缺乏不仅影响血管健康,还可能导致红细胞合成障碍,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很多降压药物,比如长期服用某些肾素抑制剂类药物,会干扰体内叶酸的吸收和利用。
如果本身饮食结构就不合理,又没有额外补充,那身体内的叶酸水平自然就慢慢降了。
研究数据也支持这一点,一项覆盖五省份的调查显示,高血压患者中叶酸水平不足的占比高达58%,尤其在农村老年群体中更加明显。
除了这些代谢功能,叶酸在保护血管方面也发挥着独立作用。它能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有研究表明,在基础降压治疗上加用叶酸三个月,可使颈动脉斑块厚度下降明显。对那些想通过生活方式控制血压的人群来说,适当补充叶酸,比单纯靠吃药更有效。
特别是中年以后,如果血压开始忽高忽低、记忆力变差、皮肤发黄发白,可能不是高血压加重,而是缺了叶酸。
有人可能会问,是不是所有降压药都会引起这些维生素的流失?也不至于,但某些类型的确风险比较高。
像利尿类、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长期使用都会通过不同路径影响维生素吸收、代谢、排出。有些人觉得身体不舒服,就去换药,结果症状还是在。
其实问题并不在药上,而是在没有注意到这些营养物质的流失。维生素这种东西,平时不怎么被当回事,真缺起来,表现出来的症状又特别杂,很容易被误解成别的问题。
当然,不是说吃降压药就一定要吃一堆补充剂,关键还是看有没有症状、指标是不是异常、饮食结构够不够全面。有些人天天吃精米白面、吃得少晒得少,身体维生素水平自然低。
还有人习惯清淡饮食、长期素食,也容易缺乏维生素B族和叶酸。即便不吃药,这些人本身就属于高风险群体,如果再叠加上降压药带来的影响,身体更容易出状况。
其实大部分降压药在使用规范、剂量合理的情况下,风险并不大,关键还是用药时间一长之后,得定期监测身体指标,尤其是电解质、维生素、血常规这些基础项,不能只盯着血压值不放。
血压降了,人还得舒服,才能说明整个治疗方向是正确的。
有些人把吃药当成固定程序,觉得只要按时吃药,血压稳了就不管了。但药物永远只是一部分,维持身体内环境平衡更重要。
那些动不动就累、睡不着、烦躁、腿发软的感觉,说不定并不是病,而是某种维生素正在缺。把这些补回来,有时比换药还有效。
参考文献:
[1]叶酸联合降压药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6):500-504.
[2]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维生素B6、B12、叶酸水平关系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24,39(7):641-645.
[3]维生素D与高血压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51(3):201-205.
[4]老年高血压患者维生素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24,52(9):890-893.
[5]降压药与维生素B族流失机制探讨[J].药学与临床研究,2025,43(2):102-106.